首页 > 江苏姜堰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江苏姜堰社会事业

江苏姜堰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姜堰区“双减”经验国家、省市推广,入选国家、省级优秀案例6个;承办泰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融改实验”成果全国推介,新增省级课题28项、2个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市级课题63项,7个泰州市内涵建设重点培植项目。建成省级智慧校园47所、省智慧校园示范校1所。姜堰中学《“开放实验室”变革高中理科教学的十五年探索》项目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国家、省语言文字大赛特等奖4人、一等奖4人;全国诗文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1人,泰州唯一。高考600分以上比2021年增加156人,高分层全市第一;中考总均分、各学科均分、普高最低控制线等关键数据均居各市区之首,6人进入全市中考前十名。

2022年,姜堰区拥有全日制教育学校105所,其中小学29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4所。学生数86137人,其中:普通中小学生数66741人(小学35805人,初中18396人,高中12540人),职业学校5704人,幼儿园13601人,特殊教育学校9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7%。

2023年,姜堰区拥有全日制教育学校105所,其中小学28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6所。2023年末学生数84919人,其中:普通中小学生数67525人(小学36712人,初中18912人,高中11901人),职业学校5589人,幼儿园11668人,特殊教育学校137人。2023年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8%。姜中西校区、二中文体活动中心等7个新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城西学校等5个项目工程竣工,新增学位1630个,“双减”经验获教育部推介,入选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区。城区15所公办幼儿园试点开展托管服务,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示范社区托育点各1家,新增托位220个。

科学技术

2022年,姜堰区专利授权量364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14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61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3家,获批113家,通过率达55·7%,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80家。4家企业入选省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亚电科技获批省潜在独角兽企业,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研发型企业。2家企业通过市级科技瞪羚企业认定。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53家,其中首次入库86家。实施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60项,建立校企联盟18家,成功申报省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

2023年,姜堰区专利授权量237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82件,发明专利拥有量200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全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20家,获批138家,通过率达62·7%,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34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达146家。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75家,实施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75项,建立校企联盟25家,成功申报省产学研合作项目17项。鼓励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5项,获批市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泰州市姜堰区文化馆。国家一级图书馆:泰州市姜堰区图书馆。

2022年,姜堰区组织实施13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建设,启动图书馆改造工程,成功申报1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举办“堰上文澜”公共文化服务百家行、“三唐美术节”“高二适书法节”等品牌文化活动近千场次。文化惠民券点单演出500场,“堰上文澜”公共文化服务百家行举办系列活动近100场。《水埠码头》《舞龙灯》入选省文旅厅群众文艺作品巡演节目。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开展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文化活动累计4500多场次,拥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26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8·96万册,电子图书藏量11·83万册。

2023年,姜堰区拥有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26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9·47万册,电子图书藏量19万册,区图书馆被文旅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区图书馆、博物馆被省文旅厅公示为江苏省2023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区文化馆三水剧场获批第三批江苏省示范小剧场,区祥泰书画院、姜堰区金燕扬剧团被省文旅厅公示为2023年度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呈现多样性,2023年实施了“文化惠民券”点单演出,重点开展“堰上文澜”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承办了溱潼会船节、铁人三项亚洲杯赛等大型活动、赛事的开幕式演出,举办“康养名城·堰歌嘹亮”溱湖好声音歌手大赛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浏览点击量突破500万。

体育事业

2022年,姜堰区成功举办第二十届省运会青少年部武术(套路)、摔跤、射箭、乒乓球、围棋5项赛事,接待各地代表队近2000人。组队参加省运会青少年足球、跆拳道、少儿体适能、象棋、棒垒球等比赛,共获得4·5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新建改建体育公园(运动场)2个、足篮球场4片、健身步道15·4km,多功能运动场实现镇街全覆盖。协会管理更加规范,组织全区88个体育类协会参加年检,推进协会支部建设工作,新成立4个单项体育协会组织。新增国家级社会指导员2名,一级社会指导员26名,举办全民健身基层行活动15场,完成3000人国民体质测定与指导并建立健康档案。

2023年,姜堰区成功承办2023年铁人三项亚洲杯赛、中国溱湖路亚直播精英赛、中国箭王争霸赛、溱潼会船节会船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新华社、央视新闻频道、国际在线等主流媒体对相关赛事进行关注报道。利用“两馆”举办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市长杯”“区长杯”校园足球赛等省市级比赛,不断提升场馆效能。2023年全区竞技水平再上新台阶,0910组女足获2023年江苏省青少年足球u14组第六名;姜堰跆拳道队参加全国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省青少年跆拳道冠军赛、省跆拳道锦标赛、省跆拳道(县组)比赛获得七金五银六铜,并夺得全国冠军;羽毛球队刷新泰州参加省赛历史最好成绩;武术队在省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中获两金两铜。组建“姜堰区少体校”,制定少体校建设方案,建立以“体校+训练点+训练基地”为格局的训练网络,全区共有注册运动员132人、教练员12人。

医疗卫生

2022年,姜堰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13家,其中医院、卫生院26家;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20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906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80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000人、注册护士2103人。乡镇卫生院14个,床位879张,卫生技术人员88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38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100%。

2023年,姜堰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31家,其中医院、卫生院27家;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23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930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187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107人、注册护士2268人。乡镇卫生院14个,床位877张,卫生技术人员98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40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100%。

社会保障

2022年,姜堰区城镇新增就业12805人,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3755人,创业培训1420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2716人。进一步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支持力度,将大型企业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中小微企业由60%提至90%,采取免申即享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为4220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2430·7万元,惠及职工6·04万人。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977·82万元,惠及企业122家。积极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为148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69万元,带动46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积极开展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专项活动,帮助44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为81名特困失业职工发放6·96万元的慰问金。为5460名劳动年龄内的困境家庭人员,提供“131”就业帮扶。按时足额做好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截止12月,为3457多名失业人员发放3155·88万元失业金,发放失业补助金80·97万元,发放物价补贴资金35·87万元。2022年全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3714人,其中:农村3567人,城镇147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金额2761·7万元,其中:农村2637·9万元,城镇123·8万元。

2023年,姜堰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45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540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23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62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发放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746·37万元。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717个,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39人,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136·25万元,累计为7517人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3459·43万元,为4517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942·92万元,稳定职工5·52万人,为321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3470·09万元。社保扩面征缴深入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达98%,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5%。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