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姜堰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江苏姜堰经济

江苏姜堰

经济

综述

2022年,姜堰区地区生产总值837·34亿元,可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49亿元,可比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86亿元,可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93·99亿元,可比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3:46·7:47·0。

2023年,姜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6·55亿元,可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49亿元,可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10·57亿元,可比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11·49亿元,可比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22:46·84:46·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1004元,增长6·1%。

人民生活

2022年,姜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17元,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774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8元,增长7·5%。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925元,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1979元,增长3·9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313元,增长7·9%。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3%、32·6%。

2023年,姜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986元,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749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4元,增长8·1%。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0435元,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4313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947元,增长11·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2%、32·4%。

市场

2022年,姜堰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803·43亿元,私营企业数2·37万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187·46亿元,个体工商户数7·51万户。

截止2023年,姜堰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2828·97亿元,私营企业数3·46万户,其中全年新增登记0·34万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188·80亿元,个体工商户数7·77万户,其中全年新增登记0·87万户。

财政

2022年,姜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9亿元,增长0·2%,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同口径增长9·6%。其中,税收占比6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65亿元,下降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3·8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6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4亿元,节能环保支出0·7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8·0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6·71亿元。

2023年,姜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56亿元,增长5·5%。其中,税收占比7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77亿元,增长2·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3·57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7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7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13亿元,卫生健康支出8·02亿元,住房保障支出7·39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姜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7%。其中规模以上项目投资增长32·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9·5%;工业投资增长27·7%,服务业投资增长12·3%。

房地产施工面积337·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1%,竣工面积98·45万平方米,增长103·2%。商品房销售面积147·24万平方米,下降19·2%,商品房销售额132·44亿元,下降23·0%。

2023年,姜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2%。其中,工业投资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主要行业投资较快增长,分别增长66·7%、21·9%、74·9%、51·6%;服务业投资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下降7·9%、47·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243·2%、68·3%、39·1%、75·9%。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176个、73 个、39个,江苏振华海科海工装备项目、扬电科技新能源变电站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衡川新能源湿法隔膜二期、总投资10亿元的源泰电子线路板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见效。

2023年,姜堰区房地产市场需求下降。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9·9%,房地产施工面积226·11万平方米,下降32·9%,竣工面积16·13万平方米,下降83·6%。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1·76万平方米,下降64·8%,商品房销售额50·71亿元,下降61·7%。

第一产业

2022年,姜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19亿元,增长8·84%,粮食播种面积为94·66万亩,较去年增加4000亩。粮食产量46·38万吨,粮食单产489·95公斤/亩。其中秋粮总产28·60万吨,秋粮单产577·47公斤/亩。

成片造林面积1697亩,林木覆盖率达27·65%。生猪饲养量19·31万头,生猪出栏28·49万头,增长5·09%。家禽饲养量587·03万只,增长9·96%,家禽出栏830·37万只,增长17·58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3·79万吨,增长10·82%;禽蛋总产量5·42万吨,增长10·61%。水产品产量3·6万吨。

新建高标准农田5·97万亩,总投资1·81亿元。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创成省特色农机示范园区2家、“无人化”家庭农场1家。新创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溱湖绿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3家,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新增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

2023年,姜堰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95亿元,增长3·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4·86万亩,较去年增加2000亩。粮食产量46·72万吨,粮食单产492·6公斤/亩,其中秋粮总产28·88万吨,秋粮单产582·1公斤/亩。

2023年,姜堰区成片造林面积1588亩,林木覆盖率达27·7%。年末生猪饲养量22·79万头,增长18·0%,全年生猪出栏34·55万头,增长21·3%。家禽饲养量621·37万只,增长5·8%,家禽出栏831·33万只,增长0·1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4·20万吨,增长10·8%;禽蛋总产量5·43万吨,增长0·1%。全年水产品产量3·76万吨,增长4·4%。

截止2023年末,姜堰区高标准农田56·48万亩,全年新增3·89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90·7%。设施渔业面积2·85千公顷,全年新增0·1千公顷。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创成省特色农机示范园区2家,新申报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保持在91·52%。“苏福”牌香菇、“溱湖”牌有机鳙鱼分获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姜堰大米”获中国国际粮油博览会金奖,“溱湖簖蟹”荣获江苏名优水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23全国“土特产”重点推介名录。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姜堰区55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4%。其中,轻工业产值增长6·4%,重工业产值增长17%;国有工业增长5·4%,集体工业下降2·0%,股份制工业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17·2%。从主要行业看,纺织业产值下降3·9%,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16·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产值下降19·7%,金属制品业产值增长3·0%,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2·8%,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8·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30·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十强工业企业、20家重点工业企业、30家成长型工业企业产值分别增长15·3%、14·1%、1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6·7%,利润增长58·6%。

2023年,姜堰区实现工业开票销售887·4亿元,增长0·8%,工业入库税金32·91亿元,增长69·5%。全区6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4·4%,营业收入增长1·5%,利润增长0·5%,其中60家骨干企业产值增长0·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8%。全年创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2家、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9家,累计创成7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28个省级绿色工厂,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数量全市第一。

建筑业

2022年,姜堰区新增一级资质企业1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03家,其中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185家。建筑业企业施工总产值1052亿元,增长5·2%。正太、锦宸荣获“2022江苏民营企业200强”,3家特级资质企业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正太集团入选全球承包商250强。正太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正裕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获国优奖两项,江苏凤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专业国优奖两项。

2023年,姜堰区新增一级资质企业3家,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58家,其中特级、一级和二级资质企业191家。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1116亿元,增长6·1%。正太集团、锦宸集团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类50强;正太集团连续3年入选“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同时入选江苏省建筑业百强企业“建筑外经类”10强;金堰交通为全省民营企业唯一公路、市政总承包双一级企业,是泰州唯一入选江苏省“交通建设企业20强”的建筑企业。2023年全区建筑企业共夺得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专业国优5项,省级优质工程奖16项,省级qc成果奖4项,省级工法7项,新技术示范应用5项,绿色施工1项。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姜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44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3亿元,增长3·4%。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396·21亿元,增长24·6%;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67·07亿元,增长17·1%;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2·15亿元,增长7·7%;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5·9亿元,增长18·5%。

2023年,姜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66亿元,增长7·0%,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59亿元,增长9·5%。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472·51亿元,增长15·2%;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78·94亿元,增长14·9%;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2·93亿元,增长24·7%;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7·18亿元,增长15·0%。

对外贸易

2022年,姜堰区组织36家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广交会、34家企业参加“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线上展会、15家企业参加省贸促会“贸促服务助企行”宣讲会。外贸进出口总额1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出口总额18·3亿美元,增长15·9%。共新批外资企业9家,协议利用外资2·04亿美元,下降72·75%;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下降40·83%。

2023年,姜堰区进出口总额19·57亿美元,增长2·1%。按企业性质分,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3·73亿美元,增长0·9%,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5·84亿美元,增长2·4%。全区出口总额18·50亿美元,增长0·9%,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总额3·53亿美元,增长3·7%,民营企业实现出口总额14·97亿美元,增长0·3%。全年新增12家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22家企业获专项资金补助167·8万元;外贸“新三样”中光伏、锂电行业全年实现进出口6·49亿美元,增长6·9%,占全区进出口总量的33·2%,成功获批国家新能源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五行科技、中裕软管及华丽新材料成功获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项目,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1个。2023年全区共新批外资企业8家,下降11·1%,协议利用外资1·34亿美元,下降34·5%;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增长19·5%。

邮电

2022年,姜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9·52元,可比下降0·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0%。邮政业务总量17150万元(邮政公司数据),比上年增长5·1%。邮电业务收入44006万元(邮政和电信公司数据),比上年增长10·0%。

2023年,姜堰区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74亿元,可比增长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4%。邮政业务总量18740万元(邮政公司数据),增长9·3%。邮电业务收入44334万元(邮政和电信公司数据),增长0·7%。

旅游业

2022年,姜堰区接待国内游客约253·95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5·47亿元。引导致富能人和创业成功人士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家乐、休闲渔业等新型旅游产业,1人荣获文旅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溱潼镇湖南村、河横村分别获评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潼享田园、溱湖绿洲、华侨城成为泰州网红露营地。洲南村砖瓦技艺、冯庄村渔事体验成为沉浸式乡村旅游打卡点。乡村旅游接待48·7万人次,营业额4949·6万元。

2023年,姜堰区接待国内游客约90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9·7亿元,分别较2019年增长19·3%、23·6%。溱湖旅游景区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并先后创成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智慧旅游景区、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大美溱湖、溱潼会船、小杨村入选水韵江苏长江百景,溱湖绿洲亲子乡村休闲产品、河横水乡生态产品、“潼享田园 潼趣享野”露营项目获评省级乡村旅游业态创新示范产品和示范项目。

金融

2022年,姜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58·71亿元,比年初增加130·28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247·66亿元,比年初增加130·3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15·69亿元,比年初增加185·5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114·73亿元,比年初增加186·72亿元。在人民币贷款中:住户贷款309·83亿元,比年初增加22·08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04·89亿元,比年初增加164·64亿元。

截止2023年末,姜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8%;本外币贷款余额131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7%。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