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大口腔学生之家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科室介绍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科室介绍

口腔正畸科

口腔正畸科始建于198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学科。著名口腔医学专家梁傥教授是该科室的创建者。

孙新华,教 授、博士生导师。

陈远萍,教授、口腔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科室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护士3人,具有博士学历者4人,硕士学历者4人。有5名医生曾在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进修学习,另有2人正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 现有两个诊疗室,共9台椅位。

开展的治疗项目:儿童各类错?畸形的矫正治疗;·成人错?畸形的矫正治疗;颌骨正畸术前、术后矫正治疗;牙周病正畸治疗;儿童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矫治。

开展的矫正技术:、直丝弓矫正技术, 标准方丝弓矫正技术、活动矫治器矫正、功能性矫治器矫正等。

科内有硕士生导师3人:孙新华教授、陈远萍教授、胡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正畸牙齿移动生物机械原理、正畸牙槽骨改建机制、 牙齿移动生物力学研究等,每年计划招收2-4名硕士研究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承担吉林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口腔正畸学理论课授课,学时为60学时。每年在3月、9月招收进修医生10-20名,在口腔正畸学理论、临床操作、矫治器制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训练,开设专题讲座,介绍国内外正畸临床新技术、新疗法。

儿童牙病科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牙病科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也是目前吉林省唯一的专门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口腔疾病的科室。现在有医务人员12名,其中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2名,主管护师4名。具有硕士学位医师5名(其中再读博士3名)。该科现有吉林省和长春市已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2名,吉林省司法厅特邀鉴定专家1名。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和进修生。拥有综合治疗台7台和口腔无痛局部麻醉仪、光敏固化机、根管测量仪、儿童口腔专用手机、根管预备减数手机等先进仪器。技术力量雄厚。

科室主要诊治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龋病、非龋性疾病、牙髓疾病、根尖周疾病、前牙外伤、牙周黏膜疾病和开展儿童及青少年咬合诱导。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日本昭和大学小儿齿科和国内著名的口腔院校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童口腔科等学科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在省内率先开展儿童无痛麻醉技术、咬合诱导、银粉玻璃离子充填、氟保护漆治疗大面积浅龋、注射式根管糊剂充填乳牙等新技术、新疗法。获吉林省卫生厅医疗成果奖一项,白求恩医科大学校级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1988年在吉林省牙病防治指导组领导下,对吉林省5000名青少年的龋病进行了普查,在省内率先应用“护齿宝”防龋凝胶对长春市3000名青少年进行龋病预防。2002年引进口腔消毒设备,实现一患一机一高压消毒,彻底解决了交叉感染问题。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未成年,胆小恐惧的特点,医务人员在开展牙病治疗的同时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口腔放射科

口腔放射科工作人员共7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其中博士1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2名,技师2名。工作人员素质高,技术精湛,长期从事口腔x线投照及x线诊断工作,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及x线诊断经验,在国家核心杂志及省市级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了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生、专升本、留学生等的口腔医学影像专业的教学任务。拥有日本岛津800max光机1台,法国产牙科x光机2台。x线计算机成像系统(rvg)及日本朝日的多功能曲面断层、头影测量x光机1台,可拍摄根尖片、咬牙合片、全颌曲面断层片、头颅定位片、颞颌关节开闭口片及各种口外片等。即将配备数字化口内x线成像系统,使患者接受的x线剂量仅为传统牙科x光机的20%-30%,投照完后立刻成像于电脑屏幕上,既大大减少x线剂量又节约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

麻醉科及手术室

现有医护人员12人,承担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临床麻醉及手术配合。对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如:先天畸形、创伤、肿瘤及美容等手术的麻醉均全面开展。特别是对各种原因所致的气管插管困难的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明显优势的操作技巧,获得了肯定的临床效果。建院以来,总计完成手术一万余例。服务质量评价良好。

口腔种植中心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种植专业化科室之一, 1994年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携手组建的“美国庆瑞——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是其发展的前身,历经十几载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设备先进、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种植专业化科室,在东北及内蒙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心引进branemark、iti、blb、replace、lifecore、3i等国际一流的种植系统,配备国际一流的专用消毒设备和水准一流的专业技工修复加工室,开展gbr(引导骨再生技术)、修补骨缺损、骨挤压、骨劈开、上颌窦提升、各种骨移植技术,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精密附着体种植义齿等技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种植及修复医疗服务。

中心拥有一支由国内知名专家周延民院长、孟维艳主任领导下的种植专业化技术团队,现有医生10名,护士4名,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名,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积极学习新技术,开展新疗法,参加国内、外的技术培训达30余人次,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吉林省科技成果奖一项,教学成果奖一项,医疗成果奖4项,项目资助十余项,是一个技术储备和技术力量极为雄厚的专业化种植中心。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也是本中心的一大特色,中心多次举办种植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的种植专业人才,为种植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杰出贡献。

牙体牙髓病科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是吉林大学口腔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该科室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在东三省乃至全国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现有硕士导师5名,正高级职称医务人员2名,副高级职称医务人员7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6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护士7名,其中高级2名,中级5名。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名,《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编委2名,吉林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3名。在岗医生均已熟练掌握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最新治疗方法。

该科室拥有口腔综合治疗台20台,opmi®proergo根管显微镜,配备减速手机、profile、hero542镍钛根管扩大系统、奥丹和p5、pmax等多台超声波根管治疗仪、rootzx电根管长度测量仪、逐步后退法扩大针测量器、思乐固体核根管充填系统和牙髓活力测验仪、热牙胶根管充填等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的先进设备。并配有k、h型等多种型号的扩孔钻以及g、p型的根管预备器械。配备了各种充填材料,多种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复合体、银汞合金等治疗龋病及牙体缺损的先进和普通修复材料,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需求。另外拥有氟树脂漆、电凝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材料及仪器。还拥有超声波洁牙和喷砂设备,具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过程中牙周处理和软组织保护的能力。

该科室主要治疗龋病、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对牙髓病实行无痛治疗,根尖周病的治疗90%以上的病例采用根管治疗术,成功率达90%以上。并开展显微根管外科手术。具有解决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复杂的根管治疗等牙体牙髓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开展了6大项35小项新技术、新疗法,应用镍钛合金根管锉预备弯曲根管,临床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固体核牙胶、垂直加压、热牙胶连续波技术充填侧枝根管及副根管,减少微渗漏,提高了治疗水平;超声根管治疗仪去除根管内断桩、断针及根管再治疗,解决了临床上的疑难问题;髓室底穿孔及根管侧穿修补术,保留了许多应该拔除的牙齿。

该科室病人至上、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采取首诊负责制和上级医生会诊制度,保证了医疗质量。治疗手机及其它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防止了交叉感染。科内设有专职分诊护士,为病人提供咨询、安排就诊。护理工作逐渐与国际接轨,现实行椅旁护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和痛苦。实行医疗质量承诺制,半年内充填物脱落免费重新治疗;医务工作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严格执行物价收费标准,使病人免除后顾之忧。

该科室先后承担了20余项省、市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各类杂志上发表大量科研论文,有5篇论文被sci索引。同时还承担着吉林大学口腔系研究生、本科生和长学制学生及留学生的各类教学任务,均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口腔医疗人才。

牙周病科

牙周病科成立于1989年,现有医护人员9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人,中级职称人员4人,初级医师1人,2人为硕士生指导教师。拥有5台综合牙科治疗椅,先进的ems超声波洁牙机、喷沙机,以及strobex型高频电刀等牙周病治疗设备,并配有成套的gracey型龈下刮治器和牙周外科手术器械,所有牙周器械均采用严格消毒,做到一人一用。

我科主要开展牙周病治疗,包括单纯性龈炎、青春期龈炎、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型牙周炎、青春前期牙周炎、成人型牙周炎等,在国内率先开展松牙磨槽固定术,即通过固定保留松动患牙,采用牙周正畸美容治疗前牙扇形移位,同时开展各种牙周外科手术,切除牙龈瘤及牙龈增生,对破坏严重的牙周病进行牙周翻瓣术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另外开展因牙周病引起的根面龋、逆行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的治疗。

科室主要科研成果:国内首创“牙周病连续磨槽固定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受到同行专家及病人好评,并在1989年获吉林省新科技成果二等奖,分别在1983年和1998年二次获吉林省科委在临床牙周病方面的中标科题。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引导再生术,治疗重症牙周病及根分叉病变,取得较好效果。该成果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全科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部委、省科委科研课题四项,科研经费近20万元,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

口腔预防科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保健科,是一个集预防和治疗口腔常见病为一体的口腔临床科室。工作范围包括:龋齿和牙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及儿童牙病的预防等。以龋齿防治为重点,并为儿童提供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防龋措施和自我口腔保健指导。并承担我院口腔预防医学的医、教、研工作和社区口腔保健、学校口腔保健、下乡扶贫、“爱牙日”活动等任务。

主要为患者提供:1·儿童牙病的诊疗、成人牙体牙髓病的诊疗,老年人牙本质过敏的诊治。2·龋病的预防,窝沟封闭、局部涂氟,含氟牙膏、非创伤性充填等预防保健服务。3·牙周病的预防,预防性洁治、正确刷牙、牙线的正确使用、牙间的清洁等。4·口腔健康教育咨询、口腔卫生指导、菌斑控制、口腔卫生状况评价、推荐口腔保健用品、介绍口腔保健教材与器械等。

中华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程敏教授是该科室的学科带头人,承担研究生、本科生、专升本、韩国留学生等多个轨道的口腔医学导论、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预防医学新进展等科目的教学任务。

口腔粘膜病科

口腔粘膜科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口腔粘膜病为主的一门学科。口腔粘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溃疡、糜烂、白色条纹、丘疹、斑块等病症。常见的口腔粘膜病有复发性口疮、扁平苔藓、白塞综合征、白斑等。由于口腔粘膜病的专业性比较强,一般的口腔科门诊不能诊治粘膜病,广大粘膜病患者存在着就医难的问题。自1976年成立口腔医学系以来,培养的口腔学子已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对数以万计的全国各地来我院就诊的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在东北地区率先成立了口腔粘膜病专科,在全国口腔粘膜病界也有很重要的位置。现有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讲师、主治医师2名,经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博士1人,硕士3人,其中魏秀峰主任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陈英新教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专业委员会委员,王雷博士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除对常见的口腔粘膜病进行诊治外,对较疑难的口腔粘膜病如口腔粘膜癌前病变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曾多次获得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省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及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的医疗、教学、科研成果奖。现承担“十一五”国家攻课题1项、吉林省科技厅课题2项,市科委课1项,吉林大学课题1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一支成熟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口腔粘膜病医疗队伍,在口腔粘膜病领域中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同时,还不断加强与国外口腔界的交流,与国际接轨。

口腔颌面外科

吉大口腔颌面外科发展史: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是一个具有50年历史的临床科室,最早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后经历了吉林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50年代初,学科建设伊始,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后方医院,国内著名的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都曾在我科指导过工作,从此奠定了口腔颌面外科坚实的医疗工作基础,60年代我科开展了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联合根治术,70年代开展了婴幼儿腮腺血管瘤手术治疗,及利用le—fort ⅰ型截骨治疗上颌骨陈旧性骨折 ,80年代开展了正颌外科以及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后组织器官的功能性再造,经过历代口腔医学先辈们的努力,目前的口腔颌面外科有15名医生,拥有54张病床的住院部,17台牙椅的颌面外科门诊及门诊小手术室以及辅助颌面外科工作的麻醉科与手术室,年均收治住院病人1000余例,完成病房各类手术年均900余例, 门诊年均接诊患者15000人次。

颌面外科人员组成: 口腔颌面外科现已是口腔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口腔临床医学博士点、硕士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正高职人员4名,副高职人员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4名,目前正在攻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5名。

护士13名,其中护理本科生3名。

口腔颌面外科诊疗内容: 口腔颌面外科实际上是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以外科的手段诊治口腔器官、面部软、硬组织、颞下颌关节、唾液腺及颈部某些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疾病类别如下:

牙槽外科: 拔牙及门诊小手术。

口腔颌面部感染性疾病:面颈部淋巴结炎 颌骨骨髓炎 颌面部间隙感染等。

口腔颌面部损伤:软组织损伤 涎腺及颜面部神经损伤 颌骨、颧骨及颧弓骨折等口腔颌面部肿瘤:位于唇、颊、舌、口底、牙龈、颌骨及面颈部等的良、恶性肿瘤。

涎腺及颞下颌关节疾病: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唾液腺的炎症、肿瘤,颞颌关节疾病等。

颌面部畸形:先天性唇、腭裂 颌骨发育畸形(下颌前突、偏颌畸形、小颏症 等) 软组织、颌骨等后天畸形的整复。

根据诊治内容,颌面外科本着为患者提供最专业和优质服务的精神,发展学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将外科医生分成5个疾病治疗组:

肿瘤组为两组 损伤组 畸形组 整形组 为方便患者,提高医疗水平,科室采用门诊与病房统一管理,各医疗组轮流出门诊,为患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医生及医疗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且为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医疗组均有高级职称人员负责,病人到组、 责任到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