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开设8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农、教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工程学院 | 包装工程、印刷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 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城乡规划、建筑学、环境生态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务工程、智能建造 |
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实验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
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会计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 |
湖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智能材料与结构、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湖南工业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 音乐学(师范)、舞蹈表演 |
湖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 | |
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 | 陶瓷艺术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城乡规划、建筑学、环境生态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湖南工业大学空天技术学院 | 导航工程、通信工程 |
湖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英语(师范)、汉语言文学、英语、翻译、日语、戏剧影视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广告学 |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独立学院) | - |
截至2025年7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涵盖56个二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25个学位授权领域;学校拥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内双一流建设学科”设计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高分子包装材料与技术工程实验室 |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 绿色包装与安全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生物医学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法律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压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设计学、音乐学、舞蹈学、包装工程(自设)、人居环境设计学(交叉学科) |
专业学位硕士点类别 | 法律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电子信息硕士、机械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能源动力硕士、土木水利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农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音乐硕士、舞蹈硕士、戏剧与影视硕士、设计硕士 |
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
esi全球排名1% | 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 |
截至2024年8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820人,专任教师1835人,其中教授200人、副教授441人,研究生导师552人;“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芙蓉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7人,“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获得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5人,20人进入省“121人才工程”,湖湘青年英才6人,获得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人,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优秀研究生导师7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1人,9人进入省学科带头人行列,27位教师获得二级教授岗位聘用资格,聘有两院院士3人。类别 | 名单 |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唐未兵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唐未兵、刘跃军 |
全国优秀教师 | 刘初生、朱和平、黄贤明、刘亚云 |
湖南省教学名师 | 朱和平、胡立和、瞿遂春、刘亚云、王汉青 |
湖南省教学能手 | 钟泽辉、刘波、孙晓、荣曼生、张同标、彭利元、刘伟生、言岚、石纪虎、王志勇 |
湖南省优秀教师 | 明兴祖、肖伸平、聂毅、郝喜海、刘初生、瞿遂春 |
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 | 刘跃军、汤建新、陈晗、陈雄、易棉阳、许建雄、李松、陈一、陈卫华、袁志庆、曾广胜、曾红兵 |
截至2024年8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其中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9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包装自动化专业方向教学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 | 包装设计专业方向教学团队、包装工艺与设备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团队等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视觉传达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教育、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市场营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翻译、包装设计、包装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工商管理、广告学、音乐学 |
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 环境设计、印刷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城乡规划、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网络工程、金融工程、财务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技术、应用化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英语、汉语言文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印刷工程、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湖南省重点专业 | 包装工程专业 |
国家级精品 |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湖南省精品课程 | 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现代设计史、空调工程、单片机应用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包装设计基础、数控技术、土力学、电磁学、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英语、健美操、田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动控制原理、设计策划与管理、线性代数、英汉笔译、c程序语言设计等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包装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
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 冶金与材料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包装技术原理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中心 |
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 电工电子实验室 |
国家“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产品设计 |
湖南省“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产品设计、自动化 |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 | 体适能康复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运动机能评定与技术诊断科研平台建设项目、体质健康促进平台 |
截至2024年8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不一致) |
教学成绩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年度 |
---|---|---|
师专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02年 |
现代包装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05年 |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重在学生能力培养 |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1989年 |
教学领域中竞争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1993年 |
师专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1年 |
高师本科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接轨的研究与实践 |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1年 |
现代包装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3年 |
高校电类专业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4年 |
以提升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6年 |
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 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6年 |
地方性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8年 |
本科教学工作自评自建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和实践 |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0年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0年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8月 |
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阿克伦大学,英国德比大学、林肯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应用科技大学,韩国水原大学,日本圣泉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坦桑尼亚尼尔森·曼德拉非洲科技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国外境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政学产研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在广东省建立了东莞包装学院,作为学校在沿海地区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服务窗口;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组建的“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近百个城市的调查,完成了中国低碳城市排名这一重大科研项目,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外联合发布《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并组织11个项目负责人与株洲市有关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株洲中车时代集团及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区域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还承办了“2010北京国际包装博览会·中国包装教育展”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2023年7月31日,湖南工业大学与湖南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签约及授牌仪式在长沙举行。2023年9月,湖南工业大学东莞包装研究院在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经济发展局举行揭牌仪式。
2025年4月23日,湖南工业大学与湖南工程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