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大学EMBA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湖南大学学术研究

湖南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7个(含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工业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7个。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级别科研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共建)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整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功率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集成攻关大平台水下声波雷达集成攻关大平台
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国家能源大规模储能技术装备及应用研发中心
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建筑安全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工程与生命化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国防基地电力驱动与伺服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纳光电器件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算与人工智能融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分布式账本与数字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字xx功能材料与集成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特种装备先进设计技术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输变电新技术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催化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汽车电子与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觉控制技术及应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半导体技术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化学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汽车轻量化创新引智基地
智能电网优化与控制创新引智基地高效能计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高光谱图像获取与智能处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绿色智能建造与运维创新引智基地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数字文化创意与智能设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地方研究院湖南大学重庆研究院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与机器智能泉州创新研究院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研究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创新研究群体汽车碰撞安全性分析与优化设计创新研究群体
化学生物传感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群体湖泊污染湿地修复创新研究群体
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特种装备可靠性技术创新团队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纳米与分子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物流信息与仿真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电气科学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
企业管理与决策支持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数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嵌入式与网络计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可信系统与网络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微纳结构物理与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发育调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化石能源低碳化高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大数据研究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激光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石墨烯材料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先进炭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制造业智能机器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视觉感知与人工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低维结构物理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生物大分子化学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区块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医学病毒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装备服役质量保障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区块链底层技术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高端智能装备关键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丘陵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应急管理智能决策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高能量物理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动物模型分子医学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人因设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能源互联网智能信息分析与综合优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模具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据分析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械装备绿色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政务算力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电力应急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水安全保障技术及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抗癌靶向蛋白药物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集成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实验室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先进复合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地方建筑科学与技术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效能计算与应用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新型显示技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清洁能源材料及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微纳光学先进设计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图像智能处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和环境控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桥梁抗风及新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先进通信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业与应用数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多电子体系储能器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仿生高分子材料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核酸适配体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汽车轻量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湖南省国防基地湖南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先进电力电子与电机技术及应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科普基地物理湖南省科普基地
全国性学会科普基地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基地
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先进制造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2019年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3项。

2020-2021学年,学校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奖26项(牵头15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有4篇学术论文被nature、science期刊收录;获批超过25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3项,累计获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35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年度项目、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共4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项;承担省千万级重大揭榜项目4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部分)
年度奖项项目/团队主持人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成像与识别理论方法研究李树涛
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陈政清
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超大容量风电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性能服役关键技术及应用黄守道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海岛/岸基高过载大功率电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应用戴瑜兴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导热油基中间相沥青碳纤维关键制备技术与成套装备及应用冯志海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荧光探针性能调控与生物成像应用基础研究张晓兵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多模图像结构化稀疏表示与融合理论方法研究李树涛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低维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与光子特性调控潘安练
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大型低速高效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黄守道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效能异构并行调度关键技术及应用李肯立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厚板及难焊材料激光焊接与复杂曲面曲线激光切割技术及装备陈根余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湖南大学电能变换与控制创新团队罗安
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端制药机器人视觉检测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王耀南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功能纳米材料和微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湿地新方法曾光明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方法学研究谭蔚泓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冶金特种大功率电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罗安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复杂装备数字化设计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及其应用韩旭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上生物信息获取的新原理与新方法王柯敏
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耐磨性、高耐蚀性、环保型钨合金电镀技术研发及应用何凤姣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型企业综合电气节能关键技术及应用罗安
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涂料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曾光明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型水电站泵站高效运行优化控制与成套自动化装置及其工程应用王耀南
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层混合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何益斌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周绪红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速精密磨削加工关键技术与系列高档数控磨削装备宓海青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电能质量先进控制方法与装备及其工程应用罗安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速灌装生产线智能检测分拣成套装备研制及其推广应用王耀南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南方山区特殊土公路路基处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赵明华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堆肥环境生物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曾光明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智能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王耀南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钟志华
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钟志华
参考资料
教育部人文社科奖(部分)
时间成果名称奖项类型学科类别申报者等级
2020年湘学通论著作论文奖哲学朱汉民二等奖
皮锡瑞全集著作论文奖历史学吴仰湘二等奖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著作论文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张国祚二等奖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anti-monopoly law著作论文奖法学王晓哗二等奖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著作论文奖经济学柯善咨二等奖
ca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facilitate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from china著作论文奖管理学张跃军二等奖
民法引论著作论文奖法学屈茂辉三等奖
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著作论文奖思想政治教育罗仲尤三等奖
开放经济视角下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青年成果奖经济学谢锐青年成果奖
参考资料

2024年5月,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刘渊教授团队以“monolithic three-dimensional tier-by-tier integration via van der waals lamination”为题在《nature》杂志上报道单芯片三维集成研究新进展,湖南大学为独立完成单位。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底,湖南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为805万册,其中纸本文献380万册,数字资源折合馆藏425万册,146个数据库可供您遨游知识海洋、探索学术前沿,图书馆还开发自建了多个专题特色数据库,其中《书院文化数据库》、《湖南民俗数据库》和《湖南人物库》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建设立项项目,《书院文化数据库》为重点资助项目。

湖南大学图书馆

学术期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类核心期刊, ei compendex数据库源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精品科技期刊,湖南省 “十佳科技期刊”。主要栏目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工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类核心期刊,系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全国百强报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名刊,“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教育部首批16家“名栏”建设刊物之一,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常设栏目有岳麓书院与传统文化、经济与管理、语言文学研究、哲学与史学、法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等。

《财经理论与实践》:经济类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精品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主要栏目有金融与保险、证券与投资、财务与会计、财政与税务、统计与信息、经济管理、经济法等。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湖南省 “一级科技期刊”。主要栏目有自控理论及应用、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装置、算法分析与研究、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应用及软件等。

《经济数学》:创刊于1984年,2021年停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数学文摘》和《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核心期刊,美国《数学评论》摘评期刊。主要刊登数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对策论、经济控制论、经济预测与决策及经济应用数学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湖湘法学评论》:创刊于2021年,法学学术性期刊。开设马克思主义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法学专论、热点研讨、智慧法治、域外法治、法学教育、交叉前沿、青年法苑、数量与计算法学、纪检与监察法学等栏目。

《大学教育科学》:高等教育类学术研究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也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的期刊源。开设教育前沿、教学虚实、教师生涯、管理与经济、比较与借鉴、质量与评价、教育史苑、书院与现代大学等栏目。

《文化软实力》:创刊于201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张国祚教授担任主编。该刊物是中国第一种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在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创业邦》:创刊于2007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的中国创业类杂志。以推动中国人创业和中国企业成长为使命和宗旨,关注和报道新兴创业家,同时为他们介绍最新的国际化趋势和商业机会,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管理、资金、法律、市场和领导力等多重问题。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