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博物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呼和浩特博物馆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博物馆

历史沿革

和硕恪靖公主府,建于清康熙中期以后,是康熙皇帝六女儿恪靖公主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下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孙敦多布多尔济后所建的府邸。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公主去世后,其子及其后裔仍袭居府邸直至清亡。

民国十二年(1923年),绥远第一师范入驻公主府,自此成为师范学校校址长达66年。在此期间,师范学校为教学需要对公主府连续进行了重大改造,原花园、马场等改建为农场,殿堂门窗和墙体全部改制。文革期间,原府园内附属建筑、殿堂所有雕饰等被毁,公主府风貌再遭严重破坏。

1989年,呼和浩特市政府批复建立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师范学校分期向呼和浩特市文物事业管理处移交公主府。

1990年,公主府辟为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同年3月20日,呼和浩特博物馆成立。

1991年8月,呼和浩特博物馆正式开馆。

白马馆位于内蒙古博物馆旧址,是呼和浩特市历史地标性建筑之一,建于1957年,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其顶端有白骏马凌空奔腾的造型,被市民称为“大白马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展览面积3650平米。2010年正式划归呼和浩特博物馆,2013年12月开始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2014年12月31日,原内蒙古博物馆更名为呼和浩特博物馆并对外开放;2015年8月,因消防、安防等工程续建,临时闭馆;2016年5月,该馆再次向公众免费开放,同时推出“中国古代蒙元文化展览”。

2023年2月,呼和浩特博物院合并组建为副处级单位,实行博物馆“总分馆”制。六个分馆为:呼和浩特博物馆、将军衙署博物馆、昭君博物院、公主府博物馆、五塔寺博物馆、丰州故城博物馆。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