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锋》
中国改革开放,台前幕后,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交锋。《交锋》一书以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围绕三次思想解放的过程,把中国改革进程中复杂的交锋呈现在你面前。《交锋》是一部震颤人心的改革开放史。它贯穿了一条防“左”反“左”的主线,《交锋》中描述的许多事实,是首次在国内披露。你想知道轰动一时的“皇甫平事件”吗?你想知道令京师震惊的四份“万言书”吗?《交锋》将带你探寻那段历史。《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
这是一本描述变化的书。1990—2002年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这种变化;今后,我们还将经历更大的变化。在作者笔下,1990—2002年中国的格外引人入胜之处,不是在于她的轰轰烈烈,而是在于她的平淡从容;不是在于她的崇尚伟大精神,而是在于她开始关注普通人的需要;不是在于她的伟人风范和英雄辈出,而是在于一代新人已经长大。对变革的期待取代了对历史的崇拜,进而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书中牵涉众多重要人物和事件,也叙述了很多小人物和小事情。内容浩繁,巨细混杂,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叙述流畅从容,见解独到精深,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
1989年到1997年,这是当代中国改革史上具有独特意义的九年。本书用手记备忘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经济改革在这一历史时期沉浮曲折的艰难历程。全书以时间为序,用宏观观察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九章记述了中国改革在这九年间的大局与大事,透析了若干特别人物和事件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背景意义,清晰地再现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的脉络,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较强的可读性。同时,由于本书系作者当时当地对当事的真实记录,因而也具有较为特别的学术价值。《中国的新革命》
本书从评述中关村1980年到2006年的历史入手,描绘了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画卷。中关村曾经被当做一个“试验区”。假如我们以为“试验区”的含义,仅仅就是发明新技术和推销新产品,那就小看它了。事实上,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试验着新的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因此,与其说中关村在技术上有什么贡献,不如说中关村最大的贡献,在于对旧体制的破坏和突破,从而激醒了中国人创造财富和融入世界潮流的热望。
本书描写的人物中,既有对中关村的事业大力推进或横加阻拦的高官,也有在中关村中渡尽劫难甚至翻身落马的显要,还有在中关村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世界五百强的超级大鳄;既有悲剧英雄,也有乱世枭雄,当然,更有那些怀揣梦想的新一代创业者。所有的这些雄心、野心、商战权谋、虚与委蛇和彻底疯狂,伴随着云谲波诡的政经风云,在中国的大地上起起落落。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区、一群企业或企业家的历史。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试图将企业的兴衰沉浮,与个人品行、国民性格、政府行为、政治风云、世界潮流合并起来思考。这样一种对于历史的思考,也许更有利于我们的未来。
《联想风云》
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人民公社历史的纪实著作。本书所叙述的人民公社的历史,是20世纪中国乃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凝重的一幕。作者是职业记者,为完成此书耗时七年。书中以人民公社二十七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中心,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公社产生、发展、终结的过程,描绘了人民公社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物;通过农村的历史透视当代中国的历史,通过农村的改革透视社会主义运动的改革,并作出颇有见地的分析。
《头颅中国》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重点推出的是《头颅中国》的修订版。《头颅中国》是作家黄摩崖2011年在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里耶镇创作的长篇历史文化随笔,该作品对先秦历史乃至华夏文明进行系统的剖析与独到的反思,一边追溯“中国梦”的源头,一边探索中国文明的核心价值。本书不仅首次提出“头颅史观”,更是助推了里耶古镇的旅游。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