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中师范大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华中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30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84个本科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院系专业
学院(部)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公费师范)、科学教育(公费师范)、教育技术学(智能教育实验班)、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类(含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公费师范)、旅游管理(创新实验班)、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非公费师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
化学学院化学(公费师范)、化学类(含化学(非公费师范)、化学(英才班)、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交叉班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基座”基地班)
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特殊教育(公费师范)、教育学类(含教育学、学前教育(非公费师范)、融合教育(非公费师范)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类(含经济学、数学-经济学交叉班、法学-经济学交叉班、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教育)、金融学类((含金融工程、数字经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管理与智慧运营))
法学院法学、法学-经济学交叉班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基层治理实验班)、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公费师范)、历史学类(含历史学(非公费师范)、历史学(“开沅”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历史学(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班)、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含思想政治教育(非公费师范)、马克思主义理论
美术学院美术学(公费师范)、绘画、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社会学院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公费师范)、生物科学类(含生物技术、化学-生物学交叉班)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非公费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非师范)、数学-经济学交叉班)、统计学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公费师范)、体育教育(非公费师范)、运动训练
外国语学院英语(公费师范)、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非公费师范)、翻译)、外国语言文学类(含日语(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日英复语班)、法语(法英复语班)、俄语(俄英复语班)、朝鲜语(朝英复语班)、西班牙语(西英复语班)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非公费师范)、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言文学(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汉语言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公费师范)、物理学(非公费师范)、物理学(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班)、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心理学院心理学(公费师范)、心理学类(心理学(非师范)、应用心理学)
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管理(含创新实验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音乐学院音乐学(公费师范)、舞蹈学(公费师范)、舞蹈学(非师范)、音乐学(非公费师范)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类(含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参考资料:注:学校官网学院专业数量不对应(截至2024年6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含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

学科建设
类别名单
“双一流”建设学科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汉语言文字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中外政治制度、农药学、理论物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文艺学
“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教师教育、文化传承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数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分子科学与生态环境学
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计算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政治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数学、公共管理、社会学、体育学、化学、情报与档案管理图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哲学、统计学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6月)
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类别名称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哲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6月)

学科评估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排名情况如下: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学科等级
马克思主义理论a
教育学
政治学a-
中国史
心理学b+
体育学
中国语言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社会学b
地理学
生物学
外国语言文学
统计学
公共管理
世界史b-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应用经济学c+
管理科学与工程
美术学
法学
理论经济学c
软件工程
音乐与舞蹈学
新闻传播学c-
生态学
设计学
参考资料:(截至2017年12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博士生导师600余人;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百余人次。
师资力量
类别姓名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敏、朱英、胡亚敏、徐勇
国家级教学名师胡亚敏、陈佑清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王恩科、杨光富、张礼知、周远扬、朱长江、杨亚东、许怒、彭双阶、张本威、袁志刚
注:名单不全(截至2024年6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7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历史学);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教学名师7个,湖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1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4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部分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词汇学电子商务概论、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社会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艺学系列课程、电子商务管理、现代汉语、数学物理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外国文学史、教育学
省级精品课程英语语言学、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技巧、基础俄语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社会工作、学前教育、汉语言、俄语、日语、 新闻学、地理科学、统计学、数字媒体技术、信息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美术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数学 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汉 语言文学、英语、化学、生物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行政管理、电子商务、音乐学、经济学、国际政治、特殊教育、运动训练、朝鲜语、翻译、应用化学、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心理学、软件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商管理、舞蹈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环境设计、政治学与行政学、法语、广播电视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开沅”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黄大年式国家级教学团队农药化学教师团队、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中国史教师团队
注:名单不全(截至2024年6月)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奖
时间名称级别
2013年以发展性教学为理念的《教学论》教材及拓展性资源建设省级一等奖
践行“三博”文化育人理念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
师范生免费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一本三化”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国家免费师范教育战略举措下的“卓越化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师范大学双型名师团队主导的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与文艺学教学改革的拓展
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虚拟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创新
外国文学课程国际化研究省级二等奖
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非师范专业—钢琴表演专业教学研究
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面向未来教育家培养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政策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专业技能研究与实践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培养专家型教师为导向的变革研究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建设多维度的大学英语课程省级三等奖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及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师范大学地理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综合性师范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整体改革研究与实践
大学问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教育类学科为例
2014年面向国家需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践国家级二等奖
信息化教学创新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的探索
师范大学双型名师团队主导的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与文艺学教学改革的拓展
师范生免费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一本三化”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五种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五种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6年依托区域优势,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一等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级二等奖
2023年数字人文实践中的“云上中文”平台构筑与运用国家级二等奖
2023年文科背景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拔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注:仅列举部分(截至2024年6月)

合作交流

1999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华中师范大学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院校;1999年4月,学校被原国务院侨办批准为“华文教育基地”;2006年3月,学校经原国家汉办批准设立“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2007年6月,被原国家汉办批准为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2008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可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和博士院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生预科教育基地;2009年7月,学校被孔子学院总部批准为首批可“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的院校;2013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7年学校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与250多所国(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联系;与70余所高校签署学生交换及学分转换合作协议;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交流
类别地区学校
交换项目美国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密西西比学院、南犹他大学
韩国中央大学、岭南大学、诚信女子大学、公州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伍伦贡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蒙特利尔大学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
捷克帕拉茨基大学
预科项目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远东联邦大学、mirea-俄罗斯技术大学
注:截至2024年6月

国内交流

华中师范大学与其它高校及企业也有着众多交流,具体如下:

时间活动
2024年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调研交流
华南师范大学来校调研交流财务工作
洪山区重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交流座谈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行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调研交流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来华中师范大学中心交流调研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调研交流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专家团队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推进师范教育协同提质工作
华中师范大学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来学校调研交流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一同前往汉口北集团、汉口商业博物馆、武汉市咖啡协会副会长单位唐吉诃德咖啡调研
复旦大学来校交流调研
樊城区人民检察院来学校交流座谈
注:仅列举部分(截至2024年6月)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