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哈师大招生信息推送平台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哈尔滨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哈尔滨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设有25个学院,74个本科招生专业。
哈尔滨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二级学院本科专业
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会计学、行政管理、贸易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经济统计学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法学院法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学
音乐学院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编导
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
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数字媒体艺术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西语学院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翻译、商务英语
美术学院美术学、绘画、雕塑、书法学、中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
斯拉夫语学院俄语、波兰语
东语学院日语、朝鲜语
国际美术学院雕塑、绘画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文物保护技术、旅游管理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研究生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劳动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等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具有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体系,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500强。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一览表
类别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美术与书法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设计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5个法律、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应用统计、会计、资源与环境、公共管理、美术与书法、戏剧与影视、音乐、设计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注:官网数据不对应)
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500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
培育学科(基础学科)世界史、数学、物理学、生物学
培育学科(急需空白学科)教育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文化英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龙江学者11人,龙江技术能手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9人、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14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省高层次人才(abcde类)75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师资队伍一览表
类别名单
国家级教学名师赵秋野、李庆霞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郝文斌、赵云龙等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团队、斯拉夫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团队
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段虹、杨丽、王韶峰、傅道彬、于茀、王琪、王宏宇、王玉文、王选章、蔡清海、范亚文、赵文阁、郭长虹、王建华、温恒福、李淑娟、臧淑英、赵云龙、刘嘉宁、宋文、张晓校、郝文斌
省级教学名师臧淑英、傅道彬、张守臣、赵秋野、李庆霞、么焕民、赵晓彬、张晓涛、顾世民、张金忠、徐光、张伟光、李苗、范亚文、刘爱军
龙江学者宋文、于茀、王翠珍等
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王洪军、徐志伟、李岗、韩伟、于冰、隋欣、沙永汇等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且只展示部分师资情况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点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多个国家级重点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18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7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哈尔滨师范大学质量工程一览表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日语、历史学、化学、地理信息科学、生物科学、动画、环境设计等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翻译、生态学、心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音乐表演、中国画等
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地理科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俄语、音乐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健美操、日本概况、英伦历史文化拾遗、体育保健学、俄罗斯文学史、排球、俄语写作、社会实践与调研等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水墨构成、遇见朗读者、大学英语、管理学、中国近代史、常微分方程、光学、遥感概论、数据库系统原理、英语语法、现代汉语等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微生物学、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化学史与化学研究方法论、俄语写作等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且只展示部分质量工程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获教学改革成果奖百余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览表
获奖等级项目名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新时代中俄关系背景下g-u-s协同创新中学俄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创设“声乐曲分析及处理”课
教学与科研相长造就学术型师资
政教专业综合改革实验
植物生物学实验室基本功能一体化的改革
黑龙江省俄语教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45341大学高效能教学模式
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创设“声乐曲分析及处理”课
教学与科研相长造就学术型师资
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育人为中心联系两个实际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
多项疏导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法课程建设
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翻译能力
外语高年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重建植物学课程体系
建立管理秩序和质量三结合的教学系统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3月,且只展示部分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韩国、巴西、葡萄牙、马来西亚、港澳台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联合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在海外创办了4所孔子学院和1所独立孔子课堂,其中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学院。学校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基地、《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认证中心、黑龙江省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培训中心等机构设在我校。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招生院校。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学术交流

2013年3月,怀特海过程哲学研究专家、《过程与实在》的翻译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杨富斌教授到哈尔滨师范大学做题为《怀特海过程哲学研究》的学术讲座。

2014年8月,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光电带隙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nmlp-2014)”在该校科学会堂召开。

2021年12月,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学院客座教授、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亚历山大•布兹加林教授线上作题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思潮——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国际学术讲座。

2023年12月,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2023中俄藻类学研究论坛”。

2025年3月24日,哈尔滨师范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正式签署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