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信阳师范学院校园文化

信阳师范学院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训

厚德崇实,善学敏行

厚德: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与大学精神一致。《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是做人根本,厚德是成才的前提,也是为师的职业操守,同时惟有厚德才能包载万物,兼容并蓄,这也体现了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崇实:语出《论衡·定贤》:“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崇实本意为崇尚实际、崇尚朴实。崇,有尊重、推重之意。崇实体现了“以真为本、以实为基、以干为荣”的理念,也与学校“四实”(诚实、扎实、踏实、朴实)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善学:语出《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善学既符合传统为学精神,又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不仅要博学、勤学,更要善学,惟有善学,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成效。对从教者而言,理应“善学乐教”,惟有善学才能善教,善学是近知之道、立教之本。

敏行: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行,既符合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更重行的精神,又能体现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强调行动,要求行应主动、行应勇敢、行应进取、行应创新、行应有效。敏行,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图案,上方是鲁迅书体校名“信阳师范大学”, 正中有图案“ ”和“1975”字样,正下方为英文校名“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1·三人行 必有我师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标志的主形采取三个奋发向上的大学生,三个人物相互衬托,互为托举,携手共进,拥抱未来,彰显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念。

2·身正为师 德高为范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标志的主形采用直线为基本造型手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方正感,而整体造型又是一个上升的箭头,寓意学校的发展态势;而标志外形采用圆形轮廓,这种方圆相融,方形与圆形的结合塑造出天地之间沟通自由的意境,富有广阔的内涵。

3·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标志的整体是一棵参天大树,枝与枝相簇拥,体现了师范院校的育人特色。

4·图书与信阳的地域特征结合

标志以两本交叉的图书构成了“信阳”的拼音首字母xy。一方面体现高校教育的文化特色和文理综合协调发展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彰显了独特的地域内涵。

5·校园环境

标志的主色调为象征青春、奋进、和谐、智慧的绿色,体现出学校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优美的校园环境。

社团活动

1988年4月29日,信阳师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出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有8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分项活动。

1993年10月,信阳师院人突发奇想,决定开展“雅室设计”活动,着力建设宿舍文化,为自己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师生到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确山竹沟中原局和杨靖宇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开展“重走长征路”、“寻访红色文化”活动。

每年3至4月间,学校都会举办风筝文化节。风筝文化节并不单纯是放风筝,主办单位还开展有绘画制作大比拼、放风筝比赛、“看到风筝我想说”主题征文比赛以及“放飞梦想、我心飞翔”演讲比赛等。

每年5月都会由该校经管学院牵头举办旅游文化节,包括校园旅游景点导游词征集、校园旅游摄影作品大赛、旅游消费问卷调查、“十佳校园导游大赛”、旅游会刊发放、旅游文化节闭幕颁奖晚会暨首届“旅游之星”评选等内容。

诗歌节由校学生处、团委共同主办,大学生通讯社、远方文学社、方舟文学社以及各学院文通社承办,是一个文人聚集、吟诗作赋的节日。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