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28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80个,学科专业涵盖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
信阳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专业名称 |
---|
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信阳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 法学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 |
信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 |
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方向)(师范类) |
信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统计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信阳师范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 物理学(师范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材料物理 |
信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应用化学 |
材料化学 |
信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类) |
日语 |
翻译 |
信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生物技术 |
生物制药 |
茶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生物信息学 |
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信息科学 |
测绘工程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信阳师范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程管理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信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
信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 物联网工程(软件类) |
信阳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对口) |
酒店管理(对口) |
信阳师范大学商学院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工程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信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类)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学(师范类) |
心理学(师范类) |
学前教育(师范类) |
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
信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师范类)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信阳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声乐)(师范类) |
音乐学(器乐)(师范类) |
舞蹈表演 |
信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师范类) |
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戏剧影视文学 |
动画 |
信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 |
会计学(中外合作课程) |
信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小学教育(数学方向)(师范类) |
信阳师范大学医学院 | 护理学 |
医学影像技术(2024年新增专业) |
信阳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 软件工程(软件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类)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环境工程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近600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6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1人、学部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中原百人计划”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等专家学者200余人;拥有省级优秀教学组织2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工作优秀团队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
类别 | 名称 |
---|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5个) | 生物数学、 新型功能材料、大别山动植物遗传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低维材料与清洁能源、微波通信与智能测控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建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二级学科硕士点73个;“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群”入选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8个,esi前1%学科3个。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数学2个学科进入榜单。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获得c-。
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带头人 | 所属单位 |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李俊 | 政法学院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井强山 | 化学化工学院 |
0701 | 数学 | 李学志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0702 | 物理学 | 余本海 |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
0703 | 化学 | 刘彦明 | 化学化工学院 |
0710 | 生物学 | 袁红雨 | 生命科学学院 |
0201 | 理论经济学 | 郑云 | 经济学院 |
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带头人 | 所属单位 |
---|
040202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许远理 | 教育科学学院 |
050201 | 英语语言文学 | 刘世理 | 外国语学院 |
0812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刘宏兵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所覆盖二级学科)学科代码 | 学科名称 | 所属一级学科 | 所属学院 |
---|
020207 | 劳动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政法学院 |
030203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政治学 | 政法学院 |
040202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心理学 | 教育科学学院 |
050201 | 英语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学院 |
081704 | 应用化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化工学院 |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类别)一览表序号 | 代码 | 学科(类别)名称 | 授权层次级别 | 获批年份 |
---|
1 | 0201 | 理论经济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1 |
2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1 |
3 | 0401 | 教育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1 |
4 | 0501 | 中国语言文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1 |
5 | 0701 | 数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1 |
6 | 0702 | 物理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1 |
7 | 0703 | 化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1 |
8 | 0710 | 生物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1 |
9 | 0602 | 中国史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6 |
10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6 |
11 | 0402 | 心理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8 |
12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8 |
13 | 0705 | 地理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8 |
14 | 0814 | 土木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8 |
15 | 1202 | 工商管理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18 |
16 | 0451 | 教育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09 |
17 | 0551 | 翻译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10 |
18 | 0452 | 体育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14 |
19 | 1254 | 旅游管理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14 |
20 | 0859 | 土木水利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14 |
21 | 0351 | 法律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16 |
22 | 1351 | 艺术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16 |
23 | 0453 | 汉语国际教育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18 |
24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2021 |
25 | 0252 | 应用统计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21 |
26 | 0352 | 社会工作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21 |
27 | 0454 | 应用心理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21 |
28 | 0854 | 电子信息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21 |
29 | 0857 | 资源与环境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21 |
30 | 0860 | 生物与医药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021 |
参考资料: |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6项。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省级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3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国家级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省级课程159门;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有7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省级精品课程课程名称 | 课程主要负责人 |
---|
公共教育学 | 朱桂琴 |
政治经济学 | 王文臣 |
中国古代文学 | 杨有山 |
数学分析 | 郝涌、李学志 |
分子生物学 | 袁红雨 |
高等代数 | 胡余旺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 邬长安 |
有机化学 | 化学学院 |
常微分方程 | 数学学院 |
英语语言学 | 外语学院 |
植物学 | 卢东升 |
现代汉语 | 陈伟琳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衡彩霞 |
体育教学论 | 王小美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 | 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三批)、思想政治教育(第四批)、汉语言文学(第六批)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 | 思想政治教育 |
省级特色专业(13个) | 化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生物科学、英语、教育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心理学、经济学、应用化学、文化产业管理等 |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 人文地理学、拓扑学 |
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 音乐教育教学中心、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技能训练示范中心、数学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 | 数学与应用数学、文化产业管理、英语、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会计学、生物科学、音乐学 |
交流合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先后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普利茅斯州立大学、日本札幌大学、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摩洛哥穆莱伊斯梅尔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与波兰西维塔斯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吉隆坡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等校签订了交换生合作协议;与印度尼西亚伽内什师范大学共建巴陵康孔子学院,与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韦伯国际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青云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等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学生。建立外籍教师暑期开展本科生双语教学工作模式。学校自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留学生,先后选派学生到韩国、新西兰等高校深造,并接收美国、俄罗斯、摩洛哥、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越南、博兹瓦纳、马达加斯加等国留学生。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