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表现
一、积极推动海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立法工作,将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写进《海南省注册会计师条例》
1994年,海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地方特区立法的建议,在海南省政府、省法制办的牵头下,参与了立法课题调研,并承担《海南省注册会计师条例》(草案)的起草、修订和论证工作。1996年11月29日,海南省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省注册会计师条例》。该条例迄今仍是唯一一部由省级立法机关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注册会计师法规。《海南省注册会计师条例》第七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协会组织架构完备,决策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建立了以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为决策机构、秘书处为日常执行机构的三大职能分立且相辅相成的治理模式。理事会下设惩戒、教育、维权等7个专业(专业)委员会。协会年度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等重大问题都充分发挥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民主决策功能。会员的惩戒、注册、申诉维权等都引入了委员会工作机制,实现了自律化管理。经过20多年的探索,协会服务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已经建立了一套议事规则、人事工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等20多项管理制度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开设了门户网站、办公oa、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服务管理qq群等到互动平台,创办了《工作简报》、《监管工作动态》、《海南注册会计师》等内刊,得到了会员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三、探索创新服务体系,倡导诚信自律
完善业务监管体系。建立并全面实施由执业质量检查制度、行业惩戒制度、注册会计师任职资格检查制度、业务报备制度、投诉举报制度、注册会计师签名备案制度等组成的信息监控体系。推行电子业务防伪报备、指导事务所购买执业责任保险、组织签订行业自律公约,出台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和最低收费标准,谋划创新业务质量检查、会计信息检查等一系列深化监管手段措施。近年来,行业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水平明显提升,逐步赢得政府、社会公众和市场的高度信赖。
会员服务精细化。工作重心由原来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相继出台了团体会员登记、会员转所(流动)办法、注册登记等一系列满足会员管理需要的制度,编印了[会员服务指南]、[业务办理流程]、[行业管理规范]等便民手册。适时推行了事务所综合评价、新设合伙人(股东)资格评审、从业人员挂牌执业、执业风险提示等一系列深化会员管理服务的新举措。
依托继续教育平台,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相关规定,每名注册会计师每年关于职业道德内容的继续教育学时不少于4小时。为认真执行定,提升培训效果,省注协致力于创新、优化继续教育。建设远程教育系统和网络异步点播等平台,积极开展远程视频、网上学习,专题讲座、课题研讨、会员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开展“诚信建设年”系列活动,大力倡导诚信文化。2013年,省注协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展“诚信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制定了本省活动方案。举办了“注册会计师核心价值观”论坛,行业“诚信杯”羽毛球比赛,“真诚相邀”五四青年联谊会,以及配合省财政厅开展诚信为主题的“会计宣传月”活动,选送多个节目。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诚信”的观念深入人心,起到良好的教育意义。
四、建立健全党群组织,充分发挥党建群建作用
建立健全组织,积极开展行业职工思想道德教育。2002年,海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党总支成立,2010年,海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成立,标志着海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工作步入正轨。多年来,行业党委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加强党员教育并发展党员,理顺组织和党员关系,积极开展各项党务工作,积极参加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历年党的重大活动,涌现了一批以党员为垂范的长期致力社会公益、慈善和扶贫事业的真实事迹。在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和2014年发生的“威马逊”台风赈灾活动中,行业党员带动组织分别捐款11万余元和23万余元,极大激发了行业党建的活力,行业党建工作迈上新里程。
党建带群建全面带动。按照党建带群建的要求,行业党委积极推动行业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建设。从2010年起相继建立了行业工会联合会,女工委、团委,全省事务所均建立基层工会,有条件的事务所建立团支部,在全国行业率先全面实现了党、团、工工作全覆盖。行业党委和协会围绕“创体制、建机制、优制度、筑网络、强诚信”等重大任务,组织开展了“质量建设年、诚信建设年、网络建设年、人才建设年、国际化建设年”等一系列有意义主题丰富的活动,积极推动行业文化建设。注册会计师在经济建设与相关决策方面,以及行业人才在政协、统战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关注,社会地位日益提升。行业内有1名党员当选省六次党代会代表,有3人分别担任了省、市、区级的人大、政协委员,多名资深会员担任了人大、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委员等。
多年来海南省注协致力于职业道德建设,党群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党委组织开展“转作风、办实事、解难题”等群众路线活动,较好地解决了行业税负过重、人才引进落户难、低价不正当竞争等行业突出问题;团委组织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积极开展“开展青年文明号,两带头、双争创”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会组织开展行业“服务社会·公益我行”献爱心无偿献血志愿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2011年,行业工会联合会率先在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推行集体协商工作制度,签订了国内首份省级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和谐健康发展。
海南省注协指导开发新业务领域,积极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园“信息产业链”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服务海南“信息智能岛”发展战略建设需要。同时,及时把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财政预算绩效评价、财税体制改革等政府职能转变,加大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新形势,以及股票发行注册改革、壮大市场主板、改革创业板、完善“新三板”等一系列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改革新机遇,找准切入点,引导事务所参与改革,为我省社会经济战略转型作出积极的贡献。我省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服务已经延伸到全省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在政府职能转变、证券资本市场、国企改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益于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行业得到长足发展,近5年,行业的业务收入每年均实现了10-20%的递增,2014年收入近3亿元,同比增长40%,创历史新高。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