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21个学院和许昌校区,开设8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
河南农业大学招生专业一览表学院 | 招生专业(类) |
---|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植物生产类(农学类)(含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 |
智慧农业 |
中药学 |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 林学类(含林学、经济林) |
生态学 |
旅游管理 |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 园林 |
建筑类(含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
设计学类(含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动物医学类(含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五年制 |
药物制剂 |
动物药学 |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动物生产类(含动物科学、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 |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交通运输类(含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 |
农业工程类(含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经济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 |
工商管理类(含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 轻工类(烟工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
烟草 |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制药工程 |
植物保护 |
动植物检疫 |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植物生产类(园艺类)(含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 |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管理科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人工智能 |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工程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 |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土地整治工程 |
环境生态工程 |
土地资源管理 |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汉语国际教育 |
行政管理 |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 化学类(含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翻译) |
日语 |
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舞蹈表演 |
河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动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软件学院 | 城乡规划(美丽乡村方向) |
财务管理(大数据财务决策) |
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经济) |
社会工作(城乡社区工作)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软件学院)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作物学、兽医学学科入选省“双一流”创建工程,有作物学、兽医学、林学、农业工程4个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
2022年,学校和3个学科在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3个学科被列入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名单。2022年以来,学校新增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累计达到7个。
学科建设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 | 作物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 |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 |
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16个) | 作物学、林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 | 作物学、林学、兽医学、畜牧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 | 作物学、林学、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 | 风景园林、兽医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 | 作物学、林学、生态学、城乡规划学、兽医学、畜牧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 | 农业、林业、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兽医、机械、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电子信息、会计、工程管理、生物与医药、法律、社会工作、国际中文教育、翻译、体育 |
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8个) |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经理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果树学、蔬菜学、茶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土壤学、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植物营养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烟草学、企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在职教职员工262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79人,博士学位14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各级各类人才126人。
师资力量(部分)类别 | 名称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张改平 周 卫 康相涛 张新友 许为钢 |
中原学者(12人) | 张改平、康相涛、郭天财、尹钧、范国强、田克恭、陈彦惠、汤继华、彭万喜、李玉玲、王道文、何松林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张改平、王道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矫永庆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 | 张改平、刘文轩、王艳玲、马新明、何松林、汤继华、范国强、张龙现、田克恭、彭万喜、殷冬梅、王道文、李成伟 |
河南省特聘教授(33人) | 范国强、尹钧、马恒运、吴国良、闫凤鸣、刘小军、张猛、杨国庆、陈彦惠、张龙现、李潮海、汤继华、王伟、殷冬梅、康国章、李苗云、丁俊强、汤清波、盛夏、苟明月、陈锋、冯伟、王桂凤、胡秀丽、库丽霞、张建萍、菅复春、王荣军、赵友宝、杜向党、安世恒、张会勇、胡建军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 赵改名(肉牛牦牛)、史莹华(牧草)、高腾云(奶牛)、管复春(肉牛)、李转见(蛋鸡)、申进文(食用菌)、王群(玉米)、尹新明(苹果)、王万章(机械化)、王永华(小麦)、李赫(大豆)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人) | 蒋建平、韩锦峰、崔金梅、李荣幸、张百良、刘玉萃、陈伟程、郑厚旌、胡玉琪、陈树国、陈照峰、李树人、姚占芳、朱永达、季良越、崔保安、宫长荣、王艳玲、张改平、郭天财、尹钧、程传兴、范国强、王新庄、汤继华、康相涛、何松林、马新明、陈彦惠、刘文轩、李潮海、殷贵鸿、王道文、介晓磊、殷冬梅、李玉玲、田克恭、谭金芳、张全国、张龙现、李成伟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家(5人) | 汤继华、宋安东、张小霞、殷冬梅、陈锋 |
国家中华农业英才奖专家 | 陈伟程、郭天财、康相涛 |
国家骨干教师 | 王艳玲、张全国 |
全国模范教师 | 谭金芳、王川庆、赵全志、马恒运 |
全国优秀教师 | 尹新明、张国富 |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 王川庆 |
河南省教学名师 | 宁长申、夏百根、梁保松、张龙现、汤继华 |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国家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河南省特色专业18个,河南省精品课程18个,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兽医寄生虫学、动物微生物学、耕作学、食品工艺学、烟草栽培学、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园林植物昆虫学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园林植物昆虫学、兽医寄生虫学、食品工艺学、烟草栽培学、动物微生物学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作物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农学、动物医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园林、植物保护、林学、烟草学 |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园林植物昆虫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农业工程训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农村发展与管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 “拔尖创新型”(农学、生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园林)、“应用复合型”(林学、动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园艺)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农学、动物医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鸡公山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河南农业大学信阳蛋鸡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河南农业大学驻马店肉牛牦牛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河南农业大学浚县玉米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河南农业大学豫中补灌区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河南省特色专业 | 农学、林学、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烟草学、动物科学、园林、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交通运输、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 |
河南省精品课程 | 农业植物病理学、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普通昆虫学、政治经济学、汽车拖拉机学、有机化学、园林苗圃学、企业管理学、工程热力学、动物微生物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动物遗传学、烟草栽培学、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耕作学、微生物学、作物栽培学 |
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工程训练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 | 奖项等级 |
---|
高等农业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典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 | 二等奖 |
创建校内“三结合”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加强创业素质教育培养农村创业人才 | 二等奖 |
面向21世纪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 二等奖 |
高等院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 | 二等奖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4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4月,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荷兰等50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与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新西兰、波兰等国家的十余所高校签署交换生协议,学生在河南农业大学就读期间可申请赴协议高校交换学习。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