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农大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河南农业大学历史沿革

河南农业大学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农科(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1912年,河南高等学校校长时经训提议改办农业专门学校,河南都督张镇芳呈请教育部要求改办河南高等学校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咨文,于11月获准立案。河南高等农业教育由此肇始。1913年3月开始招生,1927年与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称中山大学农科。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开封政治分会委员们的提议下和河南教育界人士一致要求下,开始筹设“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经过多次磋商,河南省政府决定将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1927年7月,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宣告成立,设4科,即农科、文科、理科和法科。农科下设农艺系、森林系,学制4年。

河南农学院

1930年8月,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决定,将校名改为河南大学,呈民国河南省政府核示。同年9月7日,河南省第三届议会议决,批准将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改名为河南大学。新成立的河南大学,将过去农、文、理、法、医5科改为5个学院,共16个系。河南大学农学院下设农艺系、森林系、园艺系、畜牧系,并有农事试验场、农业推广部等附属单位。

1949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重建河南大学。1950年4月,由原河南大学农学院全体师生、工学院水利系全体师生、理学院生物系教师及设备,以及由理学院、法学院转来的学生14人,组成河南大学农学院。1956年5月14日中央高等教育部与中共河南省委员会批准河南农学院迁至郑州市。1957年2月迁校至郑州市文化路现校址。1971年8月,河南省革委会决定河南农学院迁至许昌办学。1975年搬迁工作基本结束。1975年3月25日,省委豫发[1975]4号文通知:“河南农学院改名为许昌农学院,党的领导和行政管理统交许昌地委。从1975年起面向许昌地区招生。”1977年7月28日,省委批复:“省委同意你们关于恢复河南农学院的报告,具体问题请和有关单位研究办理。”1979年,河南农学院迁回郑州市文化路原址。

合并重组

河南农业大学

1984年12月20日,学校改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11月,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农业部与省政府共建的省属农业大学。2009年成为农业农村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

2000年,河南农业大学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学科,成为河南省第一个获得一级博士学科的高校;2009年9月,第七批博士后流动站审批结果公布,新增“林学,畜牧学,农林经济管理”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河南农业大学共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第十一批学位点申报结果,河南农业大学获得兽医学,农业工程,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21年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9月,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11月,河南农业大学畜禽生物育种行业学院、植物医养行业学院获批立项为2022年度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建设单位。

2025年4月22日,河南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签约。4月27日,学校与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