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学科设置
湖南大学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9个专业学位授权,61个本科招生专业,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国际贸易学、分析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4729人,其中专任教师1940余人,教授、副教授127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全职在岗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10名,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1人(含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8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湖南省“芙蓉学者”12人。研究水平
学校发挥基础好、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在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的同时,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0余个部、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形成化学工程、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机械制造与车辆工程、机电一体化及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科技集团力量,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会计学等都已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学校“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化学生物科技创新平台”、“汽车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创新平台”、“现代结构与桥梁科技创新平台”和“经济开放与贸易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科研力量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
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94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6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其中,200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大奖项目6项,为全国高校中第一。2006年以来,学校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项、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项、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0余项。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