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主图案为篆书“经”“法”合一的巧妙组合体,下方是建校时间“1948”字样,周围环以中英文校名。“经”“法”二字凸显了学校学科特色;“经”“法”合一寓意经济与法律相生相融。整体为中国古铜钱外圆内方图式,铜钱代表经济,方圆代表法律;外圆象征市场经济,内方象征法治精神,同时寓“智圆行方”之意。篆书体代表深厚的中原文化,刚劲的笔法象征端正的学风。全图采用中国印信的形式和红色,寓意诚信为本,事业红火。
精神文化
校训
博洽通达,弘毅致远
博洽:学识广博
《后汉书·杜林传》:“京师士大夫,咸推其博洽。” 李贤注:“博,广也。洽,徧也。言其所闻见广大也。”
通达:通晓豁达
《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也谓通情达理。汉刘向 《列女传·鲁季敬姜》:“文伯之母,号曰敬姜,通达知礼,德行光明。”
弘毅:宽宏坚毅
取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朱熹注解:“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至其远。”
致远:追求卓越
诸葛亮《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博洽通达 弘毅致远”是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四者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或缺位。“博洽”是为学基础,“通达”是为人情怀,“弘毅”是精神品质,“致远”是成功境界。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校歌
作词:集体 作曲:周虹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相聚在美丽的黄河之滨。根植中原文化沃土,博洽通达,弘毅致远,桃李芬芳,一脉相承。让智慧之花竞相绽放,弘扬创新华夏文明。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我们做时代先锋。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相聚在美丽的黄河之滨。投身民族复兴大潮,经世济民,崇法致公,意气风发,一肩担承。让创新潜能充分涌流,丹心谱写精彩人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我们做时代先锋。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