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现有26个教学院系,67个本科专业。
| 学院(系) | 本科专业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国际商务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贸易经济 |
| 贸易经济(跨境数字贸易方向) |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 市场营销(大数据营销方向) |
| 管理科学(项目管理方向) |
| 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 工程管理 |
| 工程造价 |
| 农林经济管理 |
| 工程管理(ipmp国际认证方向) |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 保险学 |
| 金融工程 |
| 投资学(期货方向) |
| 投资学 |
| 金融学(cfa方向) |
| 金融学(frm方向) |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软件工程(dniit国际认证java方向) |
| 软件工程(dniit国际认证大数据方向) |
| 软件工程(金融信息化方向) |
| 软件工程(ai工程师方向) |
| 软件工程(web开发方向) |
| 软件工程(嵌入式开发方向) |
| 软件工程(移动互联网方向) |
| 物联网工程 |
| 人工智能 |
| 软件工程 |
| 法学院(律师学院) | 法学 |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 财务管理 |
| 审计学 |
| 会计学(acca方向)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
| 会计学(cima方向) |
| 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人力方向) |
| 人力资源管理 |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 |
| 数字经济 |
| 旅游与会展学院 | 旅游管理 |
| 旅游管理(数字文旅方向) |
| 刑事司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 法学 |
| 纪检监察 |
| 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法学 |
| 知识产权 |
| 统计与大数据学院 | 统计学专业 |
| 应用统计学专业(风险管理与精算方向) |
| 经济统计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经济分析方向)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文化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 秘书学 |
| 广告学 |
| 新闻学 |
| 网络与新媒体 |
| 广播电视学 |
| 外语学院 | 英语 |
| 商务英语 |
| 俄语 |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 地理信息科学 |
| 城乡规划 |
| 财政税务学院 | 财政学 |
| 税收学 |
| 税收学(数字税收方向) |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金融数学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 | 物流管理 |
| 电子商务 |
| 电子商务(数字贸易方向) |
| 电子商务及法律 |
| 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 环境设计 |
| 绘画 |
| 音乐学 |
| 社会学院 | 社会工作 |
| 社会学 |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学科,兼有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门类。9个省级重点学科,“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和“应用经济学”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位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授权| 类别 | 专业名称 |
|---|
|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2个)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哲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系统科学 |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部分) |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农业、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会计、审计、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工程管理(含物流工程与管理)、体育、翻译、旅游管理 |
|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5月) |
重点学科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重点学科| 类别 | 专业名称 |
| 省级重点学科(9个) |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系统科学、城乡规划学、农林经济管理、数字经济财务治理 |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00余人。拥有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欧亚科学院院士各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各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师资力量| 类别 | 人员 |
| 特贴专家 | 李小建、刘荣增、乔法容、杨健燕 |
| 特聘教授 | 李冻菊、李新安、高更和、关付新、方润生 |
| 师德标兵 | 霍彦立 |
| 全国模范教师 | 马永红 |
| 全国优秀教师 | 崔朝栋 |
| 截至2024年5月(注:名单不全) |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实现了智慧教室全覆盖。
教学建设| 类别 | 名称 |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 |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经济统计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统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数学、税收学、审计学、国际商务、管理科学、物流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工程、贸易经济、社会工作、广播电视学、软件工程、工程造价、信用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 | 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个) | 《国际航空货运出口通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统计思想与学科前沿》《外国法制史》《数学建模方法与竞赛》《国际营销学》《财务管理学》《大学美育》《电子商务概论》《服务营销管理》《互联网金融》 |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分) |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法学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爱尔兰、加拿大、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泰国、塞尔维亚等国家的大学及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学校加大访问学者的派出力度,积极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赴国(境)外研修,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建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推进学科创新引智。积极引入境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助推学校新文科建设,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