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老河海时期
1915年,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主持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地址为南京,目的为培养水利专门人才,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河海工科大学并入第四中山大学。次年第四中山大学先后更名为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1937年夏,国立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成立,抗战中,水利系西迁至重庆沙坪坝,并在磐溪建立了水利实验室、土壤实验室、测量仪器室和图书室等。1949年南京解放,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次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时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组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独立的、规模最大的水利高等学府——华东水利学院,掀开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钱正英为首任院长。同年10月27日,学校第一批学生入学上课,1954年学校开始执行全国统一教学计划。1960年,学校拟定了河川枢纽及水电站水工建筑、水道及港口水工建筑、陆地水文、农田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全国指导性教学计划。1977年全国统一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学校有11个专业招生,以及4个师资班。次年学校恢复研究生招生。
新河海时期
1985年9月13日,水利电力部发文同意恢复“河海大学”传统校名,同年11月20日,邓小平为学校亲笔题写了“河海大学”校名,次年2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立河海大学机械学院,1995年学校将29个系、所调整为10个学院。次年学校将36个党政机构调整为22个,建立了聘任、考核和评估制度。2000年河海大学由水利部划转教育部管理。同年学校开始建设河海大学江宁校区。2004年教育部和江苏省达成一致意见,共建河海大学,次年水利部和教育部签署合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2008年,河海大学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次年11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月30日,学校成为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成员。10月,学校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0年6月,河海大学与法国里尔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正式获教育部批准。次年5月12日,河海大学信息学部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9月25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揭牌成立。2021年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2年2月14日,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23年6月18日,河海大学调水工程研究院吉林院区揭牌仪式举行。7月17日,河海大学举行数学学院成立大会。10月,河海大学举行地理与遥感学院揭牌仪式。2024年5月30日,严恺院士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入选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