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68年10月,中共哈尔滨市委在薪丰农场成立了中共哈尔滨市委新丰五七干校。

1973年8月,新丰五七干校按照中共哈尔滨委常委第79次会议的决定,搬迁到哈平路217号,更名为哈尔滨市五七干校。

1979年2月10日,依据国务院《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哈尔滨市五七干校更名为哈尔滨市干部学校

1983年10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哈尔滨市干部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市干部政治经济学院。

1983年10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哈尔滨市干部政治经济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国家教委备案,办学定位是以培养经济管理干部为主的成人高等皖校,由市政府委托市经贸委代管。

1988年10月,国家开始试行公务员制度,受哈尔滨市政府委托,学院筹建哈尔滨市行政学院。

1989年,哈尔滨企业管理培训中心落户学院,接受国家经贸委和市政府双重领导。

1997年,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井,松花江地区行政学院并入哈尔滨市行政学院。

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

1987年6月,为深化哈尔滨市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由市建委牵头,各有关委、局参与,对市房地局工学院、市建工局工学院、市市政局工学院和市城建干校实行隶属关系、固定资产、法人地位“三不变”的松散联合,为实现统一办学奠定了基础。

1989年6月,市政府决定将市建设系统建工局、房地局、市政局三所职工工学院和城建干校实体合并,组建哈尔滨市建设大学。由市建委负责行政管理,市教委负责业务指导,面向全市建设系统办学。“三院一校”实体合并后,又将哈尔滨市园林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并入,校名改为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12月,国家教委办公厅下发文件,批复同意组建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

1990年3月,市编委决定,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按专科学校管理。9月8日,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实行大专、中专、岗位培训多层次办学,大中专学历教育面向全省招生。

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

1956年,为适应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完成职工干部训练任务,经中共哈尔滨市商业局党委研究,决定将商干班改为商业职工学校。

1960年,建立哈尔滨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市高业干部学校并入财政贸易学校,校址设立在市商干校旧址,成为全市财贸系统基层干部培调基地。

1981年7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哈尔滨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

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

1987年,哈尔滨市第一轻工业局与哈尔滨市第二轻工业局合并,成立哈尔滨市轻工业管理局,经市轻工局决定并报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将成立于1974年的原哈尔滨市一轻职工大学、成立于1973年的原哈尔滨市二轻工学院和成立于1979年的原哈尔滨市二轻电大工作站三所局属大专层次的院校合并,成立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

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

1979年,市科协为落实市政府科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市科委和科挠的直接领导下,成立哈尔滨市业余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市科委领导。

1982年7月,经省政府挂准,国家教育部予以备案。

1980年,成立哈尔滨市科技干部继续教育进修学院,一所学校两个名称。其中哈尔滨市业余科技大学负责大专层次学历教育,哈尔滨市科技干部继续教育进修学院负责科技人员短期培训工作。

1982年7月,省政府批准命名为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职工大学哈尔滨分校,隶属于市科委直接领导,学校大专招生计划由省科技职工大学划给,同时从事科技人员的短期培训工作。

1984年7月,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单独列入省招生办学单位,独立下达招生计划。

哈尔滨市机电职工大学

20世纪80年代,哈市的机械、电子、冶金行业内建有8所成人高校,包括一所由原哈尔滨市杭械工业局创办的哈尔滨市机械局工学院,以及哈尔滨电机厂职工大学、哈尔滨锅炉厂职工大学、哈尔滨汽轮机厂取工大学、哈尔滨轴承厂工学院、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大学、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工学院、哈尔滨市电表仪器厂工学院。哈尔滨市机械工业局工学院成立于1981年8月,校址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护军街28号。其它七所企业、职工大学基本上是在原七二一大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1988年5月,根据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挺进高等教育联合办学的意见》和哈尔滨市政府关于市属成人高校要调整布局、联合办学的精神,市政府成立联合调查组,经过调研,提出了哈尔滨市部分成人高校联合的方案。

1989年6月,按照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规定,将机电冶金系统八所成人高校合并,成立一所新的成人高校机电职工大学。合并的方式为松散型联合,即在不改变原有各院校人、财、物所有关系的前提下,按照统一领导与管理、统一专业设置、统筹安排办学任务、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招生的"五统一"原则,实行总校-分校制的松散型教学实体联合。

1990年6月,学校正式成立,以哈尔滨市机械工业局工学院为总校,总校下属电机厂分校、锅炉厂分校、汽轮机厂分校、轴承厂分授、电表厂分校、第一工具厂分校、量具刃具分校。

1995年1月,总校经哈尔滨市教委审批成立哈尔滨市机械职工中专,开设9个专业。

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

1963年,为适应哈尔滨市地方机械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和初等技术理论知识的新型工人队伍,哈尔滨市机械冶金工业局呈请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机械冶金技工学校。

1964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呈请,国家劳动部批准,成立哈尔滨市机械冶金技工学校,为正处级单位,主管部门哈尔滨市机械冶金工业局。

1964年8月,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办半工半读学校的号召,经哈尔滨市机械冶金工业局报市领导批准,将校名确定为哈尔滨机械中等技术学校,为半工半读性质的中等专业学校。

1967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抗大机校。1970年,哈尔滨市机械局决定学校停办。

1974年3月,哈尔滨市机械工业局呈请黑龙江省革委会批准,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哈尔滨机械工业学校。

1998年4月,经上级部门批准,学校更名为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

合并组建

2001年9月,哈尔滨市政府决定,将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哈尔滨市机电职工大学、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等七所院校合并,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3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6月,哈尔滨市委批准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

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5年,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并取得优秀等级,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6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项目学校。

2018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哈尔滨市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5月,学校成为全国现代焊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2019年1月,学校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12月,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名单。

2020年9月,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

2022年12月,学校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2023年12月,学校当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升格成立

2024年5月,教育部同意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的建制。

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

图册参考资资料来源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