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校友会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环境

哈尔滨工业大学

校园环境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以其独特的校园建筑艺术而著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内的建筑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标志性建筑有哈工大博物馆、校部楼、主楼、土木楼空间群、电机楼、机械楼等。此外,学校本部在设计校园绿地景观总体规划时,进行了校园绿地系统树种调研,丁香成为师生校友选择中排名第一的树种,因此,学校在原有丁香分布基础上,设计了5条丁香环线,总长度8118米,每年五月是校园赏丁香的最佳时节。

哈工大博物馆

哈工大博物馆馆舍建于1906年,原为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后为哈工大最初的校舍。哈工大博物馆建筑外部为米黄色,造型简洁优美,属于新艺术运动风格,哈工大博物馆以精美的哥特式浮雕和洋葱头式穹顶、高高的拱形大门、古老的吊灯以及蜿蜒的旋梯显现出了浓郁的欧陆风情。2010年5月,哈工大博物馆作为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与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正式开馆。

校部楼

哈工大校部楼建于1929年,是哈工大历史最悠久的楼之一,为当年的中国学生自行设计、监工而成,原为学生宿舍。校部楼为砖木结构,单栋三层,下有半地下室,三层是带老虎窗的阁楼,外墙面以简练的柱型浮雕装饰,属仿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校部楼曾是早期中共哈工大地下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场所。1958年学校专业调整后,学校的校部机关由土木楼搬迁至此办公,因而得名“校部楼”。

主楼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楼屹立于哈尔滨西大直街南侧,1959年8月28日动工,1965年建成,设计者为国内著名博览建筑专家、哈工大教授邓林翰先生。主楼建造前,其左侧和右侧已经分别建成机械楼(1954年)和电机楼(1955年),两栋大楼皆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造型及规模基本一致。主楼就在这两栋大楼之间的预留地带建造而成,三者内部相通,浑然一体。主楼为框架结构,建筑风格上属“前苏联社会主义民族建筑风格”,为哈尔滨市“二类保护建筑”,是哈尔滨欧式建筑风格的典范之一。

土木楼空间群

哈尔滨大学土木楼空间群包含1953年建成的西大直街66号土木楼、1920年建校时的公司街59号老校舍、1926-1928年扩建的花园街(现为联发街)与公司街校舍和之后陆续扩建的海城街校舍以及1994年增建的联发街学生宿舍。“土木楼”的称谓,起始于1955年,是相对于1954年和1955年分别建成的机械楼和电机楼,以教学专业分工而形成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土木楼空间群评为最美的大学校园top5之一。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