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徽志为圆形徽标,内环上方是“湖北师范大学”字样,中间为h、s和一个圆形叠加的图案。 |
精神文化
校训
诚,毅,勤,敏
“诚”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传统经典文献中倡导的一种基本修为。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准则。类似的表述还有,“不诚无物,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养心莫善于诚”(《荀子》)等。将“诚”作为校训,意在勉励师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崇尚真善美,学做诚信人。
“毅”的本义为意志坚强、果断。《论语·泰伯》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很重大,路途又很遥远。“毅”又有坚决的意思。如“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左传》)。将“毅”作为校训,意在勉励师生培养刚强坚毅的品质,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坚定执着追求真理与科学。
“勤”的本义是劳累、劳苦。《说文》中解释为,“勤,劳也。”勤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和可贵品质。《论语》曾曰“天道酬勤”,就是说天意将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韩愈留下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的警句。将“勤”作为校训,意在勉励师生勤学善思、知行合一、持之以恒,培养自强不息、克勤克俭、勤勉朴实的优秀品质。
“敏”的本义为动作快。《说文》中解释为,“敏,疾也”。《论语·里仁》中有“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一说,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敏”的又义为思维敏锐、反应快,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将“敏”作为校训,意在勉励师生才思敏捷,敏行好学,勇于创新,敢于争先。
长江之滨,青山湖畔,这里有我们美丽的校园苍松翠柏花飘香,明宇高楼书声欢辛勤园丁育英才,教育改革谱新篇教育改革谱新篇啊我们是光荣的湖师人我们耕耘,我们奉献我们把师魂铸向大地我们奉献,我们耕耘我们把理想写上蓝天我们“诚”诚实诚恳光明磊落处事公道待人谦和我们“毅”刚强坚毅目标明确义无反顾坚定执著我们“勤”勤奋向上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精心耕作我们“敏”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意识超前创新开拓我们“诚”我们“毅”我们“勤”我们“敏”诚毅勤敏我们牢记自己的誓言向着未来勇往直前向着未来勇往直前勇往直前勇往直前勇往直前 |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学生社团59个。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十分活跃,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天地。
名称 | 简介 |
---|---|
校园英语俱乐部 | 成立于2004年,挂靠于外国语学院,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英文协会。社团一直秉持着“以英语会友,以英语兴社”的宗旨,多次承办校级和市级比赛,如cctv希望之星英语演讲比赛、“声”临其境英日配音大赛、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等。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英语能力的平台。在活动中不仅能展现同学们的英语演讲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体现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社团会员人数达313人,曾荣获“cctv希望之星”最佳组织奖、优秀社团奖,且多次获得“十佳社团”称号。 |
爱国主义教育学社 | 成立于1994年,挂靠于历史文化学院。本社团是湖北师范大学历史较为悠久的社团之一,一直秉承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赓续优秀文化血脉;提供发展平台,培养综合能力”的宗旨,开展了新生迎新会、历史专题知识讲座、两会知识研讨会、主题征文、中心组团建青山书苑专题活动、爱国知识竞赛、国学知识竞赛,纪念中国传统节日等活动。近两年社团会员人数达120人,多次获得“院级优秀社团”、校“十佳社团”等荣誉称号。 |
花卉兴趣协会 | 成立于1998年,挂靠于生命科学学院。社团以 “促进兴趣,交流经验”为宗旨,举办多项特色活动。如花卉知识竞赛、云中谁寄锦书来、校庆植物标本书签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既注重传递花卉知识,同时也关注同学兴趣爱好以及情操的培养。近两年社团会员人数达247人,连续数年被评为优秀学生社团,多次获得“十佳优秀社团”;曾被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认证为“优秀爱心集体”;荣获湖北省“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校级优秀服务团队,校级“活力团支部”一等奖等荣誉。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