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河北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平台名称 | 平台类型 |
|---|
| 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先进智能防护装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动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
| 河北省机器人感知与人机融合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 |
| 河北省跨尺度智能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 |
| 河北省智能化建筑施工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 河北省机电与新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河北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 河北省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中心 | 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 |
| 河北省制造业创新方法技术创新中心 | 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 |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2·6亿元;在中国国内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1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收录论文6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60余项;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截至2025年1月,学院在2024年度新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其中联合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6项,其中创新群体项目1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京津冀合作项目2项,优青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130项;发表sci期刊论文216篇,其中top期刊77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
科研获奖| 成果名称 | 奖励类型 |
|---|
| 高性能复合材料构件柔性精确成形关键技术及装备 | 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 工业机器人性能测评关键技术及装备 | 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 面向核电站在役检修的耐辐照多功能水下作业机器人系统 | 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 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与应急修补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 低品质余热回收与利用装置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 养老护理智能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 客货车通用铝合金轮毂高强韧轻量化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 异质材料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融合力感知的高集成变刚度柔性关节精准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风电机组传动链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发与大规模应用 |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多任务混联式移动机械手动力学建模及其非线性解耦控制技术及应用 | 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用于危险品检测与预警的移动机械手系统协调技术 | 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 基于并行四颜色通道的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及装置 | 天津市专利金奖 |
| 基于并行四颜色通道的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及装置 | 中国专利优秀奖 |
| 参考资料: |
科研项目(2024年度部分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负责人 |
|---|
| 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优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 张德权 |
| 轮盘复杂型腔模具的超声—电火花—铣削多能场复合加工机理与质量调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 | 史振宇 |
| 复杂精密部件闭环制造过程全要素虚拟集成及协同机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甄冬 |
| 卧床老人健康安全监测与压疮及深静脉血栓预防技术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刘吉晓 |
| 数据和模型驱动的高效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张德权 |
| 参考资料: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