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办学沿革

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

办学沿革

第一阶段(1955—1965)

建校初期,正值新中国的教育发展起步阶段,刘海波(1955-1958任职)、王鉴衡(1958-1973任职)先后任五十一中校长,学校就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口号,1955—1962的七年间,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逐渐在社会上具有了良好的声誉。1963年红桥区教育局根据学校当时的发展需要,将校址从大丰桥迁至邵公庄(现校址),学校由此有了更加完善的教学设备和环境,扩大了规模,从而使学校的起步阶段形成了良性运转的态势。

第二阶段(1966—1973)

文革期间,尽管学校工作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但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却在逆境中艰难地提升着。1973年张国庆校长(1973-1977任职)任职期间,鉴于红桥区教育形式的发展,区委批准我校成立了高中部,五十一中学从此成为完中校。五十一中的发展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第三阶段(1973—1996)

1973年成立完中校后,四十九中迁址,将原来所占五十一中学的教学楼归还,五十一中校舍扩大。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抗震救灾期间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成绩稳定。1977年,张国庆校长离职,由李舒(1977-1978任职)继任校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为教育送来一缕春风,也为五十一中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钱忠源(1978-1981任职)、张志琪(1981-1984任职)两任校长带领全校教师不懈奋斗, 1983年,学校被红桥区政府命名为区级重点中学。1984年,敬履睿(1984-1987任职)继任校长。1984年李森田校长(1987-2000任职)大胆提出了“人本管理”的理念,在全校形成了“自我约束”的管理模式,学校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本”教育特色。同时,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在红桥全区范围内率先提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育促德育,以心育促教育。

第四阶段(1996—至今)

1996年,天津市教育局经过对我校的层层考核,命名为市级重点中学。1997年成立了民办公助学校仁和中学高中部。同年,该校顺利通过3a学校评审,跨入了3a学校行列。此后学校先后被天津市教育局评选为天津市心理健康先进学校、天津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天津市德育特色学校、全国群众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市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并被遴选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科研试验基地”。

2000年王宗钊校长(2000-2005任职)自筹资金,下大力度改善校园环境:2001年可以同时容纳1400人的体育馆在高中部落成;同时我校引进了多媒体设备,建设起互动式校园网络。2005年我校迎来了建校五十周年校庆。2008年阎家坤校长(2005-2010任职)任期内,该校升级为正处级单位,2009年顺利通过第一批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达标检查。

2009年经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批准,该校51中部增设美术动漫设计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2010 年九月在刘凯校长(2010至今任职)等领导多方努力下,该校与天津社会心理学会正式签约成为天津市心理实验学校。2011年暑期开始了大规模的校园加固工程,五十一中校舍焕然一新。

2018年6月学校迁往新校址红桥区红桥北大街58号,并于同年8月启用。

2019年10月13日,学校正式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附属红桥中学。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