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活动
与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文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新世纪工人歌曲征集活动》。以及举办的《新世纪工人歌曲征集活动》、《百歌颂中华征歌活动》都得到全国音乐工作者的广泛响应,对推动音乐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组织艺术家到工厂、农村、部队体现生活的同时,组织文艺家到基层演出,把文化艺术送到基层,把文化知识送到基层,培养群众的艺术情趣,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乡镇、工矿企业等阵地。
出版方面:每年定期出版两期《广州音乐研究》,每期约20万字,开辟专栏有:作家与作品、音乐论坛、乐坛新秀、表演艺术、音乐广角、佳作欣赏、音乐美学、表演艺术、名人名曲、等等。为音乐工作者提供了学术研究、新作发表的平台。期刊寄送全国各主要音乐院校和研究机构,评价良好。
在培训方面:从1989年,该会已成立“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红棉艺术培训学校”、“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电子琴培训学校”、“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现代艺术培训学校”等三个培训学校,开展培训项目有:手风琴、电子琴、钢琴、双排健电子琴、大小提琴、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古筝、二胡、竹笛等中西乐器和童声合唱。每年报名人数有3000多人。在参加《广州市社会力量办学艺术节》、《广东地区百事可乐校际音乐节》、《广州地区‘柏斯杯’管乐比赛》、《广东地区“卡拉克尔杯”钢琴大赛》、《澳门“莲花杯”钢琴大赛》、《新广东人演艺大赛》、等比赛屡屡得奖,此外每年还为音乐院校招生推荐、提供不少的生员。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和肯定。
该会从1999年开始与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合作,在广州地区开展考级活动。由于认真贯彻、落实了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学院有关考级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到第一位,在组织考级工作中认真、严格、规范。现报考人数逐年递增,考点已扩大到全省范围。家长、学生反映良好。广东地区的考级工作在该会的统筹管理下正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为广州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音乐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造就了《中国音乐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 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该会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