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16个院系,开设有60个本、专科专业(含方向)。院系 | 本科专业 | 高职专业 |
---|---|---|
欧美语言文化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德语 | 应用英语、应用法语、应用西班牙语 |
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 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印度尼西亚语、缅甸语、日语 | 应用外语(印尼语方向)、商务日语、应用泰语、应用外语(缅甸语方向)、应用越南语,应用外语(老挝语方向)、应用外语(柬埔寨语方向) |
文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跨境电子商务、经济与金融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 |
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酒店管理 | 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涉外酒店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星级酒店管理方向) |
会计学院 | 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收学 | 会计、财务管理 |
艺术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 | |
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
信息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642人,外聘教师257人,折合教师764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1人,自治区级高校教学名师3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类别 | 名单 |
---|---|
广西教学名师 | 蒙丽珍、宋亚菲、韦克俭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审批时间 |
---|---|---|
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 黄灿 | 2016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类别 | 名称 |
---|---|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 亚非语言文学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自治区级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个,自治区级民办高等院校重点专业5个,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3个。
类别 | 名称 |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国际经济与贸易、泰语、越南语、西班牙语、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 |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 越南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
自治区级课程一体化建设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自治区级民办高校重点专业 | 泰语、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 |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 交际泰语(二)》、《基础西班牙语(二)》、《税法》、《市场营销学》、《tcp/ip协议分析》、商业社会环境运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东盟商务与投资概论》、桂林阳朔英语学习实践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 《越南语语音》、《公共越南语速成》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2011年4月至2018年9月,该校共获自治区级教改项目立项98项,校级教改项目立项238项;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截至2018年9月,近三年该校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62个、自治区级立项155个、校级立项142个。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建设的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国家语种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服务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2月,学校与台湾文藻外语学院等14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承办产业升级与桂台合作论坛(2013)、桂台民办高校高峰论坛(2014)等两岸学术交流会议。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与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70多所大学签订交流合作协议,招收1500多名国际生,派送近5000名学生赴合作高校接受学分互认的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