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广西师范大学办学条件

广西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75个,学科专业共分为13大门类。
广西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本科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绘画、书法学
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含按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培养)、产品设计、动画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健康服务与管理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与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科学教育、测控技术与仪器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小学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小学教育(中高计划))、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特殊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商务英语、翻译、日语、朝鲜语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官网院系、专业数量不对应)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学科专业涵盖了13大门类。在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在新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获得广西一流学科a类建设,软件工程、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获得b类建设。4个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1%。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世界史、物理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
专业博士点教育、生物与医药、文物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教育学、体育学、物理学、软件工程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
截至时间2024年11月资料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一览表
序号学科门类学科代码学科名称授权级别
1哲学0101哲学硕一
2经济学0201理论经济学硕一
3经济学0202应用经济学硕一
4法学0301法学硕一
5法学0302政治学硕一
6法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博一,硕一
7教育学0401教育学博一,硕一
8教育学0402心理学博一,硕一
9教育学0403体育学博一,硕一
10文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博一,硕一
11文学0502外国语言文学硕一
12历史学0602中国史硕一
13历史学0603世界史博一,硕一
14理学0701数学硕一
15理学0702物理学博一,硕一
16理学0703化学博一,硕一
17理学0710生物学硕一
18理学0711系统科学硕一
19理学0713生态学硕一
20理学0714统计学硕一
21工学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硕一
22工学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一
23工学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硕一
24工学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硕一
25工学0835软件工程博一,硕一
26管理学1202工商管理硕一
27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硕一
28艺术学1301艺术学硕一
29交叉学科1403设计学硕一
30--公共管理学博一
31--药学硕一
备注:博一指的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硕一指的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截至时间2023年11月资料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序号学科门类学科代码学科名称
1经济学0251金融
2经济学0252应用统计
3法学0351法律
4法学0352社会工作
5教育学0451教育
6教育学0452体育
7教育学0453汉语国际教育
8教育学0454应用心理
9文学0551翻译
10文学0553出版
11工学0854电子信息
12工学0856材料与化工
13工学0857资源与环境
14工学0860生物与医药
15农学0954林业
16管理学1251工商管理
17管理学1252公共管理
18管理学1254旅游管理
19管理学1255图书情报
20艺术学1352音乐
21艺术学1353舞蹈
22艺术学1356美术与书法
23艺术学1357设计
24交叉学科1451文物
25--新闻与传播
26--会计
截至时间:2024年12月资料来源:
广西一流学科
入选学科类型学科代码
教育学a类0401
马克思主义理论a类0305
化学a类0703
软件工程b类0835
物理学b类0702
中国语言文学b类0501
截至时间2024年7月资料来源

重点学科

截至2017年10月27日,广西师范大学包含35个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学院主要研究方向
无机化学化学与药学学院 生物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与药学学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环境与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应用电化学
理论物理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统计物理、计算物理、非线性系统
基础数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代数学、颜分方程与动力系统、数理更辑与组合数学、随机分
生态学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态、动物生态、分子生态、微生物生态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数据库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智能系统与模式识别
截至2017年10月(部分展示)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各类教职工近5000人(含离退休及外聘教师)。
荣誉教师
国家级荣誉/称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侯莉敏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邓荫伟
国家督学、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教育部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孙杰远
全国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最美社工:何乃柱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罗星凯
省级荣誉/称号广西八桂学者,获评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八桂名师、广西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获得者:赵书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终身教授”:胡大雷
广西高校创新争优十大先锋人物、广西优秀科技特派员、广西八桂先进人物:邓荫伟
广西文化名家及“四个一批人才”:林春逸
广西青年五四奖章、广西岗位学雷锋标兵、广西道德模范候选人:何乃柱
广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陈燕华
截至时间2024年7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一流课程2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2022年,获批设立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理科实践教育基地
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商务英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艺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运动适应可视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工与制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特色专业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
国家级一流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二)/微格教学训练、中国现代文学史、离散数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创新创业基础、新媒体运营、女大学生素养、加速器质谱仪 (ams) 虚拟仿真实验、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观石读史、大学英语、概率论、健美操、教育学 (公共)、有机化学、大学生创客马拉松
省级/以上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地教学团队、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团队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3个)经济学、法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学前教育、历史学、软件工程、行政管理、科学教育、音乐学、统计学、应用心理学、工商管理、教育技术学、环境设计
广西一流本科专业(18个)产品设计、绘画、电子信息工程、环境科学、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翻译、朝鲜语、动画、运动训练、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生物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汉语国际教育、美术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化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学(公共)、物理学
截至2024年5月(部分展示)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优秀奖1项。
教学成果
奖项名称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融入民族文化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截至2021年11月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已与世界350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海外设有3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也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人才培养单位。近十年共接收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长、短期国际学生近16000名。广西师范大学是中国接收和培养越南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也是全国唯一在越南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学校致力建设国际化特色平台,2018年成立了越南研究院,2022年获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批准成立“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2023年成立广西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创新合作。

截至2024年9月,国际学生类型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汉语言专业本科生以及长短期汉语进修生。学院的汉语教学形成了实景教学与地方文化体验相结合的语言教学特色,每年接收长、短期国际学生约1500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俄罗斯、荷兰、意大利、尼泊尔、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60多个国家。外国语言文化系主要承担“2+2”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中国学生前两年的教学工作。该项目招生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按国家二本招生政策录取,主要培养本科层次“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国际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此外学院还提供赴北美、欧洲、澳洲、日韩、东盟国家等地长短期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术交流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大会卫星会议—国际药物无机化学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dicinal bioinorganic chemistry-satellite meeting of icbic-17)在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近40名专家学者,以及80多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广西师范大学校长、重点实验室主任梁宏教授代表承办。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