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学术研究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建设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3个,其中国际交流平台1个、国家级平台4个,3个校级科研机构。
科研平台
类别机构名称
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东盟亚热带多功能草引种联合研究中心
广西畜禽繁育技术研发人才小高地
广西家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国家农业(畜禽养殖)科学实验站
广西家畜与饲料牧草研发重点实验室(牧草生物技术实验室)
农业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热带分中心
广西牧草良种培育中心
亚热带牧草种资质源库(圃)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全国畜牧总站)
亚热带草种资源创新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草种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广西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广西)-柬埔寨非粮型饲料研发国际交流平台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近三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科研成果奖40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一等奖1项),通过国家审定牧草等品种3个、自治区审定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16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3项。获批地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71项;荣获地厅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30项,含国家级奖励7项、省部级奖励66项;通过国家审定新品种28个;获授权专利65项;通过审定的地方标准46项;出版专著52部;发表科技论文1485篇。
2020-2022年获成果奖情况
项目名称获奖等级获奖时间
广西山羊良种繁育及生态养殖技术集成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2年
紫色象草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2年
参皇鸡1号、宏光麻鸡配套创新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
黄牛繁育技术创新示范玉产业化推广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21年
基于广西地方猪种的优质肉猪配套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
参考资料:
2020-2022发布的标准
完成人标准名称发布时间标准级别(国家、行业、地方、团体、企业)完成人排名
陈宝剑桂科种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2021·8·31地方标准第一
张杏艳猪用菌酶协同发酵浓缩饲料2020·12·15团体标准第二
廖晓光肉鸭屠宰加工技术规程2021·8·31地方标准第一
肖正中肉牛生物垫床生态舍养殖技术规范2021·8·31地方标准第一
易显凤杂交构树生产与利用技术规程2021·8·31地方标准-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为2089平方米,阅览座位300多个;馆藏纸质图书180·24万册(含原行健图书馆图书),电子图书83·5万册;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知网、百度文库高校版、泛研全球科研项目数据库、方正阿帕比电子图书等。

学术期刊

《广西农学报》1986年创刊,为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广西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主办,中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为第六、七、八、九、十届广西优秀期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