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桂医安稳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桂林医学院办学条件

桂林医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20个学院(系、部),开设27个本科专业和4个高职专业。
院系专业(本科)
院系专业授予学位年限
桂林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 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医学五年
桂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医学医学
儿科学医学五年
医学影像学医学五年
桂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医学五年
桂林医科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理学五年
药学医学四年
药物制剂理学四年
中药学理学四年
生物制药工学四年
桂林医科大学智能医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理学四年
生物医学工程工学四年
智能医学工程工学四年
桂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学理学四年
助产学理学四年
桂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检验与检疫理学四年
预防医学医学五年
应用统计学理学四年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理学四年
桂林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理学四年
桂林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康复治疗学理学四年
桂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医药方向)管理学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管理学四年
社会工作(医学方向)法学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四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学四年
健康服务与管理管理学四年
养老服务管理管理学四年
桂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桂林医科大学临桂临床医学院
桂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桂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桂林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桂林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桂林医科大学体育部
桂林医科大学大学外语部
桂林医科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桂林医科大学生物医药产业学院
参考资料: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院系专业(高职)
院系专业年限
桂林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学 三年
桂林医科大学智能医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医学生物技术三年
桂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药品经营与管理三年
桂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三年
参考资料: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有2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有7个广西重点学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有3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27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培养项目)。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医学技术、公共管理、图书情报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
广西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免疫学、生药学、药剂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广西一流学科临床医学、药学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肝胆胰外科、儿科、呼吸科、急诊科、普外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培育)学科心血管内科、麻醉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骨科、产科、生殖医学科、心胸外科、老年医学科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临床专科建设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神经内科、麻醉科、核医学科
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培育项目)肾内科、儿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临床护理、消化内科、产科、内分泌科、妇科、血液内科、皮肤科、核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呼吸科、急诊创伤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风湿免疫科、泌尿外科、病理科、烧伤科、肿瘤外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老年病科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6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48·15%,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专职及校外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8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24人;有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广西“八桂学者”、“八桂名师”、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教学名师、广西优秀教师等专家学者167人次。
师资力量(部分)
类别姓名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陈旭、金俊飞
全国优秀教师张志勇、梅铭惠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陈旭、金俊飞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张智勇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陈健
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莫中成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选高进涛、胡俊承、刘启亮、莫之婧
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入选者张智勇
广州市医学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张智勇
广西教学名师陈健
广西优秀教师蒙成光、郑锦花、李芳耀、刘朝华
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白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模范教师郑锦花、付灿、马礼兵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拔尖人才)吕卫华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骨干教师)刘明翠
广西八桂学者柯尊记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24年9月,学校新增1个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1个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2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4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广西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有5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7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有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1个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

专业建设
类别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药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
自治区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
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临床医学
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护理学
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生物技术、药学
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生物技术、药学、护理学
广西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公共事业管理、预防医学、口腔医学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课程建设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艾滋病健康教育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遗传学、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病理学的临床应用、糖尿病健康管理、内科学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助产学、人体形态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学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医学英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环境卫生学、系统解剖学、有机化学、病理生理学、遗传学、生理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运筹学、病理学、护理学基础、微观经济学、药物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组织学与胚胎学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基于临床医疗与疾病防控融合的输入性疟疾虚拟仿真实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狗血压的影响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公众自救互救技术、艾滋病健康教育、实践创新教育
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药物分析、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学基础、流行病学、助产学、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内科护理学、病理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寄生虫学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生药学、药理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预防医学、遗传学、护理学基础、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药学(生药学、药理学) 、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团队建设
类别名称
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公共卫生与全生命周期健康保健教学团队
民族药物药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病理学教学团队
外科学教学团队
内科学教学团队
预防医学教学团队
医药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病理学教研室
自治区级试点建设虚拟教研室病理学虚拟教研室
护理类课程思政研究虚拟教研室
全生命周期健康虚拟教研室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9月
基地建设
名称名称
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桂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平台
创新药物制剂协同育人平台
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医药学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层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教学基地
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临床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创新药物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教学成果

2023—2024年度,学校教师在第二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截至2025年3月,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7项。

教学成果奖(部分)
成果名称奖励类型完成人完成单位年度
以临床情景为载体的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高燕、李小芒、祝宁侠、谢颖、戴云云、李神美、蒋妮娜、肖雪军、陈雪蕾、赵嘉、戴小红、陈运香、赵凌云、喻爱芳、唐友娟、杨帆、莫军成 桂林医学院2023
基于生命教育的医科类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张志勇、邓宏林、陶光均、简洁、陈辉、张江华、龙亮、滕亚、彭小红、胡友根、刘胜良、莫中成、李建周、沙远峰 桂林医学院2023
思政铸魂·科教融汇·数字赋能:新医科背景下病理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郑锦花、陆竞艳、曾思恩、林静、李运千、付海晓、金美华、齐旻芳、刘甜、魏亚敏、王绪明、胡洁、茹泽园 桂林医学院2023
“一中心、两能力、三协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梁雪清、李清华、阳雨君、周俊海、陈安英、李茜、赵永、莫晓琼、夏红英、廖雯琦、张玉 兰、骆欢、胡剑锋、张鹤、陈懿、雷梦洁、黄婉玉、经孝良、陈慧莲 桂林医学院2023
“党建引领、学科赋能、振兴有研”地方高校医学研究生实践育人模式的创建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马献力、肖湘君、周燕园、李巧芳、杨 扬、黄雅丹、石 琳、周 云、谭 洁、王海鹏、文 剑、杨 凯、覃 泱、林 丹、唐劲礼 桂林医学院2023
“产教融合,行业驱动”构建地方医药院校药学一流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陈旭、段小群、彭慧、杨扬、陈宜高、戴平、谭亲友、谭钦刚、徐勤、于静娴 桂林医学院2021
构建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医学“一三五模式”实验整合教学体系的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陈健、祝宁侠、王勇、卢慧玲、陈宜高、朱开梅、彭小红、顾生玖、田顺亮、何玉林、赵向峰、蒋莉萍、肖胜军、郑天鹏、莫刚、农林琳、赵晓平、黄文君、赵玉敏 桂林医学院2021
准确定位,聚焦质量,打造地方医学院校“一流本科”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张志勇、孙莉、白玲、李荔、汪丽燕、李建周、陈健、谭盛葵、陈玲、王丹、黄宇平 桂林医学院2021
“一体七翼”学、训、研结合学以致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蒙成光、刘朝华、吕卫华、刘胜良、闭敏燕、饶亚娟、阳存、陈碧、刘明翠、覃灵、黄武、张建平、冯海萍、周玲、刘新栋、张江华、刘辉、戴良燕、邓倩 桂林医学院2021
卫生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融合、进阶和协同育人”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石武祥、黄照权、韦莹珏、李英利、周政希、周小湖、吴红艳、陈辉、杨风、熊川、郭振友、马明霞、黄武、周小群、林丹、魏航 桂林医学院2021
构建以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汪丽燕、李建周、李清华、孙 莉、黄轶旻、杨 兆、廖锦锋、彭小红、莫中成、黄宇平、许 玲、白纪红、张翠娜、张宇飞、杨冬业、方志华、陆 毓 桂林医学院2021
“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易班思政促进立德树人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胡友根、张志勇、马献力、朱四化、潘轶群、张国栋、黄月圆、肖湘君、伍言锋、亓茂竹、葛静、金罗成、李巧芳、陆俊荣、莫晓琼 桂林医学院2021
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的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流行病学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庞伟毅、谭盛葵、潘定权、贝春华、李友、黄波、刘慧、石朝晖、何晓、王程强、梁磬清、孙艳、韩菲、孙易、张国栋 桂林医学院、桂林市疾病预防中心 2021
“三强化四融合五更新”路径下胜任力导向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简洁、肖湘君、周燕园、孙立元、黄雅丹、韦丽兰、白纪红、李巧芳、石琳、徐勤、葛波、李勇、吕运成、龚艺贞 桂林医学院2021
岗位胜任能力导向的“四维一体”考试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孙莉、白玲、李荔、唐琦、李建周、雷迅、梁志清、李俊君、黄轶旻、梁瀛尹 桂林医学院2019
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培养新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谭盛葵、张志勇、郭振友、宋丽萍、朱小年、贝春华、张国栋、夏红英、王娜、李胜联、戴玲、李赫伟、蒋就喜 桂林医学院2019
基于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基础医学金课群应用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陈健、王勇、周俊海、卢慧玲、闫建国、周亚莉、阳荣华、陈筠、田顺亮、赵国军、蒋莉萍、莫刚、张小玲、农林琳 桂林医学院2019
构建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麦婕、曾思恩、王丹、邵晓云、刘明翠、李鸿文、辛敏、许玲、周英琼、骆耐香、吴秋慧、彭小红 桂林医学院2019
医教协同背景下,突出职业能力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孙莉、白玲、杜振宗、李荔、唐琦、梁志清、曾思恩、许玲、李俊君、王丹、陈玲、王金明桂林医学院2017
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黄照权、孙莉、马明霞、石武祥、齐广莹、郭振友、吴紫荩、蓝秀华、文琼仙、黄武、叶丹菲、许玲、于兰、王光秀、王强芬、凃耀军、顾生玖 桂林医学院2017
应用型特色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洪芳芳、杨丽莎、陈运香、赵嘉、陈才、陈默、欧海燕、毛丽娜、唐俐、李娴琳、闫秋佚、李芳、黄姣娥、阳萍、刘春英 桂林医学院2017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学习、实践及创新能力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田顺亮、于兰、骆降喜、周思、彭云滔、刘承伟、陈敏、李鸿文、蒋常文、夏春波、马军、王俊锋、裴蕾 桂林医学院2017
构建地方医学院校osce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梁志清、李清华、白纪红、曾锦荣、甘庆华、白玲、杜振宗、杨冬业、江婷、覃泱、黄艳、周玉翔 桂林医学院2017
旨在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机能学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陈健、田晶、夏春波、卢慧玲、周俊海、王勇、齐广莹、谷翠芝、吴秋慧、李勇文、农林琳、张均智、谭洁 桂林医学院2017
基于建构主义的护理实验教学网络辅助系统的应用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戴小红、陈思羽、李小芒、阳存、李神美、高燕、李运梅、陈雪蕾、谢颖、肖雪军、彭凌湘 桂林医学院2017
参考资料:
教学竞赛获奖
成果名称奖励类型获奖团队年度
移动互联时代下智适应教学模式探索:遗传学病例讨论第二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王凌宇团队2023
口腔数字化种植虚拟仿真手术系统第二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梁丽华团队2023
以培养探究式临床思维为核心的教学课例:《病理学》肿瘤实验课为例第二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郑锦花团队2023
基础护理实践技能第二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李神美团队2023
准妈妈的产程照护第二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陈思羽团队2023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二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莫中成团队2023
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因素第二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陈思羽团队2023
顺畅呼吸,无与伦比第二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廖珺团队2023
参考资料:

学生成绩

2023—2024年度,学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自治区及以上奖项382项,其中特等奖28项、一等奖35项、二等奖122项,三等奖197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广西赛区选拔赛决赛金奖9项、银奖9项,铜奖13项,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8项,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8项、铜奖15项;2023年获批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60项,其中国家级59项,2024年获批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57项,其中国家级64项。截至2025年3月,学校学生在首届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中获团体总成绩冠军和2个单项第一;在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中有11个项目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在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ccs)中获得特等奖。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已与日本、西班牙、匈牙利、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越南、泰国、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或机构开展了校际友好交流与合作。2025年5月,学校4个专业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首批“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3+2本硕连读双学位项目,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智能医学工程、药学、市场营销(医药方向)专业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开展双学位中外联合培养。

校企合作

2024年度,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华银医学检验所、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西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桂林办事处、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访企拓岗合作交流。2025年4月,学校与桂林市叠彩区、桂林投资控股集团召开政校企合作发展新质生产力座谈会。

校校合作

2024年3月,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举行5g智慧医疗平台及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附属医院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开放病床4200余张。

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卫生部指定的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国际sos急救中心、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医院、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广西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及桂林诊断中心、广西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桂林分中心,获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优秀医院和示范医院、自治区“十佳医院”等。

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第一批中国房颤中心认证单位、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首批全国乳腺癌规范诊疗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是国家爱婴医院、自治区文明单位、桂北地区唯一航空医疗救援备勤基地医院、桂北地区唯一毒蛇咬伤救治中心、桂林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桂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桂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广西区内第二所、桂北地区第一所医学院校直属附属口腔医院,拥有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非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名称附属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桂林医科大学附属南溪山医院
桂林市人民医院桂林医科大学附属桂林市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桂林医科大学附属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桂林医科大学附属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贺州市人民医院桂林医科大学附属贺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桂林医科大学附属桂东人民医院
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来宾市人民医院桂林医科大学来宾临床医学院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3月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