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有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教育厅高校青年创新团队6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文化旅游研究院1个,省级“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5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陕西现代能源化工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个,省级公众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1个,其他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平台50余个,参与共建能源陕西实验室、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7个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名单,8个科技小院入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学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数达105项。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洁净兰炭与污染控制创新团队、煤制半焦衍生液高效利用研究创新团队
陕西省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陕西省级研究中心:陕西现代能源化工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陕西省榆林市公众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陕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
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陕北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陕北羊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低变质煤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农业农村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黄土高原饲用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月,学院获得各级各类项目670项,立项金额1·68亿元,到账经费1·4亿元,获批纵向科研项目324项,立项经费8670万元,较去年增长106%,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16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立项103项,厅局级项目立项204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项14项,其中学院主持的有11项,包括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国家民委优秀成果奖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全校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560余篇。其中,sci收录139篇,ei收录9篇,cssci收录12篇,cscd收录37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2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5部。取得专利123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国际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全年被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纳的资政建言报告共8项。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
陕蒙宁农牧交错区马铃薯规范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厂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
大数据驱动的矿区水资源智能调控与决策关键技术 | 2023年度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
高活性低成本水分解制氢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作用机制研究 | 2022年度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废水废渣资源化制备复配粘结剂及粉煤成型干馏技术示范 | 2022年度陕西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基于基因筛选的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高与配套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 | 2022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图书馆2个,拥有纸质图书140·93万册,电子期刊16·62万册,学位论文670·51万册,音视频227783·0小时。自建《榆林学院非书资源管理平台》《榆林学院图书加工平台》《陕北文化特色数据库》数据库3个,本地存贮电子资源达10tb以上。开通中国知网、人大复印资料、超星读秀、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掌阅精选电子书、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数据库资源20余个。
学术期刊
《榆林学院学报》创刊于1991年,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榆林学院主办,《榆林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双月刊。主要栏目包括“陕北历史文化研究”“哲学与社会学研究”“文学与语言学研究”“经济与法学研究”“能化工程技术研究”“生态农业与生命科学研究”“数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等。学报获“陕西省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栏目“陕北文化研究”获“陕西省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称号。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