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在招本科专业。专业名称 | 二级学院 |
---|---|
财务管理 | 榆林学院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 | |
市场营销 | |
会计学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 | |
油气储运工程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石油工程 | |
石油工程(中外合作) | |
土木工程 | 榆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工程管理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学前教育 | 榆林学院教育学院 |
小学教育 | |
思想政治教育 | 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物理学 | 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安全工程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 |
智能制造工程 | |
动物科学 | 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
园林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榆林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
金融工程 | |
体育教育 | 榆林学院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英语 | 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
汉语言文学 | 榆林学院文学院 |
新闻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榆林学院新能源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人工智能 | |
音乐学 | 榆林学院艺术学院 |
美术学 | |
舞蹈学 | |
视觉传达设计 | |
环境设计 | |
法学 | 榆林学院政法学院 |
历史学 | |
社会工作 |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共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其中学术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涵盖了八大学科门类,工学5个(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农学2个(农业、林业)、文学2个(翻译、新闻与传播)、教育学2个(教育、体育)、法学1个(中共党史党建学)、理学1个(化学)、管理学1个(旅游管理)、艺术学1个(设计);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12个。
陕西省级重点学科:油气储运
陕西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民俗学(陕北文化学)
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作物学畜牧学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等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有教职员工122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1008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17人,正高职称180人,副高级职称47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47人,专任教师922人。学校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全国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陕西省“最美教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陕西省省级人才引进计划2人,陕西省省级人才特支计划8人,三秦人才4人,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5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5人,省级秦创原引用人才6人,陕西省高校杰出青年4人,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计划1人,省级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获得者8人,陕西省教学名师8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41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人才10万余名,1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聘用院士: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正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等
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张雄
陕西省特支计划人才:闫龙、张峰等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屈雷、马举魁、贺智利、刘翠英、张雄等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四新”项目2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四新”项目6项,省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一流课程29门,陕西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获批国家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项目: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园林
陕西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
陕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现代农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源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陕西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源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陕西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榆林学院-陕西亚华煤电集团锦界热电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榆林学院-达内集团计算机类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陕西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区域需求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类别 | 课程名称 |
---|---|
陕西省级精品课程 |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树木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机化学、高级英语、java语言程序设计 |
陕西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机械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陕北民歌、遗传学、陕北民歌研究、生态学、机械原理 |
陕西省特色线上课程 | 新中国的曙光在前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战略胜利、陕北古民居建筑与文化 |
陕西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有机化学、c语言程序、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会计学、导游业务、高级英语、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司法口才、电工技术、英语语音语调、陕北秧歌、给水排水管网系统、高等数学、住宿业管理与实务、无定河畔的家书记忆、与路遥相遇、化工实训 |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基于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红色资源的思政课铸魂育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 201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
基于“三对接一联动”的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201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俄罗斯罗蒙诺索夫北方(北极)联邦大学等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在教育部主导下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与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合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设立了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与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与榆林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与华为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在科学研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