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7个。序号 | 平台名称 | 平台类别 | 批准单位 | 成立日期 |
---|---|---|---|---|
1 | 蒙古国研究中心 |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中心 | 教育部国际司批准 | 2017 |
2 | 民族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培育) |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批准 | 2014 |
3 | 蒙古语翻译重点研究基地 |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国家民委批准 | 2020 |
4 |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国家民委批准 | 2014 |
5 |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 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 国家民委批准 | 2020 |
6 |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蒙古语文研究基地 |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基地 | 国家民委批准 | 2014 |
7 | “一带一路”沿线“汉译学”研究中心 | “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 | 国家民委批准 | 2020 |
8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 自治区研究基地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民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四个部门批准 | 2021 |
9 | 新时代民族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 | 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 | 自治区教育厅批准 | 2019 |
10 | 内蒙古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 内蒙古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社科联批准 | 2014 |
11 | 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基地 | 自治区高等教育外语教育创新研究基地 | 自治区教育厅批准 | 2017 |
12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新时代内蒙古三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地 | 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自治区教育厅批准 | 2021 |
13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蒙古族法律文献研究基地 | 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 | 自治区教育厅批准 | 2021 |
14 | 内蒙古语言与翻译研究中心 | 自治区民委研究中心 | 自治区民委批准 | 2010 |
15 | 八省区蒙古语文规范化研究中心 | 自治区民委研究中心 | 自治区民委批准 | 2004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6月,近五年,学校新增各级各类科研立项756项,科研经费达到1·8亿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发表论文1857篇,出版著作115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1项。研究制定了《信息处理用传统蒙古文排序》《信息处理用蒙古文词语标记》等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技术规范2项,研发的“蒙汉在线机器翻译系统”获全国机器翻译评测第一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民族报》《内蒙古日报》刊发多篇理论文章。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6月,图书馆馆舍建筑总面积达16072·60平方米,纸质图书总量为104万余册,收藏了版本珍贵、内容丰富、具有较高收藏、研究价值的金粉手抄本蒙古文《八千颂》、明代蒙兀儿史线装古籍、以及1987版《四库全书》、2014版清代朱字木刻本蒙古文《大藏经》影印本等历史文化典籍,记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
学术期刊
学报《蒙古学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级学术期刊,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学术期刊名单。“蒙古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立项为自治区高校“名栏建设”项目,“民俗学研究”、“蒙古思想史研究”2个栏目分别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奖”与“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栏”奖。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