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6月,学院有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广西社科普及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类别 | 名称 |
---|---|
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委托建设基地 | 百色起义研究网络信息平台 |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 | 百色学院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 |
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 生物能源研究与开发实验室 |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 桂西区域生态环境分析和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稀土合金结构研究与性能开发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 传统·地方·国际交融的岭南与东盟文学交流互动创新研究团队(团队负责人:梁冬丽)、中国——东南亚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黄玲) |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6月,2005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0多项;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9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10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30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180多部;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0多项,省部级及以上34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优秀奖1项、教育部2012年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国家文化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山东省技术市场协会科技金桥奖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374项,其中转化17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馆藏纸质图书184·3万册(含共建资源),涵盖哲学、经济、文学、教育、艺术、外语、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数理化等二十二大类;电子图书包含教学、人文、科技等近294万册;网上包库订购有中文资源: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超星系列数据库、mirror(米乐)心理资源服务平台、泛研全球科研项目数据库;外文资源:ebsco外文数据库;教学资源:广益多媒体外语学习平台、起点考研考试网(含教师资资格证板块)、metelf多媒体教学电子资源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微课数据库、公图艺术资源o2o服务平台、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库等;珍稀文献资料(《四库全书》《儒藏》《中国野史集成》《英格兰大百科全书》以及各种地方史志等)。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馆藏纸质图书143·12万册,电子图书289·00万册。
学术刊物
《百色学院学报》(原刊名为《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是地方高校学报,创刊于1988年。长期开设的固定栏目有文学人类学、民族学与人类学、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研究(原“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等特色栏目,部分文章获得人大复印资料的《文化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以及《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