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法学
专业代码 | 030101k |
专业名称 | 法学 |
所属专业类 | 法学类 |
授予学位 | 法学学士 |
学制 | 4年(修业年限3 - 6年 ) |
2003年起招收本科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以新文科为引领,依托学校电子信息优势,发展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理念,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 。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培养懂大数据/人工智能 + 法学,会民族法、东盟法,扎根西部基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根据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定位,对毕业生5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目标分解如下:
目标(一):正确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具备良好的法律人职业操守和素养。具备献身中国法治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拥有优良的品格,能够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理解并遵行职业道德和规范;
目标(二):具备扎实的法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法学基本原理与法学体系架构,理解法律制度背后的内在机理,能够熟练地将法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社会主义法治领域;
目标(三):具备娴熟的法学专业应用技能。能够正确地理解与适用法律,熟练地应用法律处理实践问题,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开展工作,最终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的总体提升;
知识产权专业
专业代码 | 030102t |
专业名称 | 知识产权 |
所属专业类 | 法学类 |
授予学位 | 法学学士 |
学制 | 4年 (修业3 - 6年) |
2013年起招收本科生,2016年成立广西首家知识产权学院,同年招双学位(后调整为辅修),2020年成为国家知识产权首批试点高校,2021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高校,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同年获批招收知识产权法学方向硕士。学院现有多名人才,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借新文科契机,结合新兴技术与法学,重视实践能力提升。
根据知识产权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定位,对毕业生5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目标分解如下:
目标(一):正确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具备良好的法律人职业操守和素养,具备献身中国法治事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理解并遵行职业道德和规范;
目标(二):能够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开展知识产权与法律工作,适应独立与团队工作环境,运用法律思维与法律知识妥善解决知识产权法律纠纷;
目标(三):具备国际视野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的法律搜索工具获取国内外知识产权理论前沿信息,提炼研究课题并进行持续探索,适应职业发展,在知识产权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国际经贸规则
专业代码 | 030105t |
专业名称 | 国际经贸规则 |
所属专业类 | 法学类 |
授予学位 | 法学学士 |
学制 | 4年(修业3 - 6年 ) |
国际经贸规则是中国为应对复杂经贸局势、培养争端处理法律人才设立的新兴专业,旨在培养精通国际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争议,坚守中国立场、维护国家利益,能解决“一带一路”、自贸区(港)、区域贸易协定涉外法律问题的专业人才。中国亟需精通国际经贸规则、熟悉国内法律且外语能力强的专业队伍。该专业专任教师硕博占比94·73%,有1人获广西“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国际经贸规则专业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发展跨学科创新培养模式,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理念,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立足广西、面向东盟。
根据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定位,对毕业生 5 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目标分解如下:
目标(一):正确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具备良好的法律人职业操守和素养。具备献身中国法治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拥有优良的品格,能够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理解并遵行职业道德和规范;
目标(二):具备扎实的国际经贸规则理论知识。掌握法学基本原理,了解法学体系架构,理解法律制度背后的内在机理,精通国际经贸规则,以扎实的中国法律知识传授和执业能力培养为基础,融会贯通国际经贸规则及英美国家法律制度,兼及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下设争端解决机制,能够评价、预测、解决涉外法律实践问题,运用国际法治思维与国际经贸规则妥善解决法律纠纷;
目标(三):具备娴熟的国际经贸规则应用技能。能够正确地理解与适用法律,熟练地应用法律处理实践问题,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涉东盟事务的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和涉外机构中从事决策、审判、咨询等法律工作,最终推进中国涉外法治建设;
目标(四):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持续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掌握法学专业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了解法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能够通过探索、分析,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法治疑难问题,能够运用专业的法律搜索工具到国际机构官网获取国际经贸领域理论与实践前沿信息,提炼研究课题并进行持续探索,促进中国涉外法治事业更好地发展。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