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碧桂园和国强公益基金会全面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从最早驻村帮扶广东英德树山村开始,不断探索拓展、深入推进,并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上升至主业高度,派出专职队伍,帮扶项目涉及全国16省57县,助力49万人脱贫,为创新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机制贡献了碧桂园智慧和方案。
在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造血的乡村振兴模式过程中,碧桂园总结出了“1+5+n”的帮扶思路,其中“1”是指坚持党建引领,“5”是指聚焦五大振兴,“n”是指帮助乡村落地能持续产生效益的若干产业模块。
国强公益基金会持续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事业,积极参与“粤桂”“粤黔”东西部协作,探索以党建为引领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搭配实施n类不同档次产业模块项目的“1+5+n”帮扶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事业持续推进。
作为帮扶的重中之重,碧桂园和国强公益基金会积极建立全产业链帮扶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多元稳定发展结合,深耕各县特色产业项目,积极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致富带头人+农户”的联农带农、共建共创产业模式。
2021年6月始,参与助力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雷山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开展基层干部党建培训、乡村治理、成立乡村党员服务队,以及联合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共建台江鲟鱼三产融合示范园、探索有效的联农带农机制,发展文旅产业等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借助旗下新零售品牌“碧优选”和助农品牌“臻碧乡”,转化帮扶各地产品,广西田东桂七芒果、梅州大埔蜜柚、茂名信宜三华李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碧桂园集团还结合建筑机器人、现代农业、智能农机和现代种业等新业务,为农村提供更多新型产业工人岗位。
帮助培育乡村产业发展人才。碧桂园和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清华大学开展“清华碧桂园乡村产业振兴领头雁培养计划”,面向碧桂园和清华大学结对帮扶县区乡村振兴干部、返乡创业青年、农村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进行培训,聚焦碳汇交易、电商直播、文旅产业等内容。
匹配优质教育资源。碧桂园和国强公益基金会在雷山思源实验学校、台江县城关一小分别投入20万元捐建“快乐的琴键”钢琴教室,联合郎朗艺术基金会开展音乐教学公益活动,提升两县音乐教学水平,培养音乐人才。助力两县学子获得更系统、科学的音乐教学,助力人才振兴。
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工作。碧桂园和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乡村教育振兴校长成长培训计划,紧抓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聚焦教育热点话题,根植乡村教育情怀,更新教育理念,学习管理方法,激发教育模式创新
碧桂园和国强公益基金会还联动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碧桂园结对帮扶县基层党支部书记“同上云党课”活动。,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治理能力。
国强公益基金会积极搭建乡村振兴共同体,目前已联系超300家乡村振兴共同体伙伴,累计帮扶全国特色产业项目140个,助力脱贫地区村集体经济增收3200万元,惠及农户近30万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