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民营企业家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华南理工大学学术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华南理工大学拥有10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高端智库、1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校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共242个,其中,1个教育部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教育部基础研究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3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26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25个其他省部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58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机构。
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部分)
建设项目实验室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植入医疗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
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乐百氏-华工大植物蛋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聚合物成形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材料成形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短距离无线探测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发酵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能源高效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绿色精细化学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城市空调节能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农产品资源绿色加工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新能源技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表面功能结构先进制造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半导体照明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代道路工程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气污染控制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所
c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体育产业研究基地
广东省中小企业研究咨询中心
技术创新评估研究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跨境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广东省公众健康风险监测与信息传播中心
母婴健康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珠海妇儿医院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
科研团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数智化驱动的服务管理与创新团队
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研究团队
面向移动通信的天线与射频电路团队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机器智能创新团队
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
有源玻璃光纤与器件创新团队
(截至2024年4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上榜深度学习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公司机构,排名第7。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000年以来)
奖项项目第一完成人
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效发光玻璃复合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杨中民
202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于个体出行推演的城市交通主动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张晓春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陈克复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吴波
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复杂表面热功能结构形貌特征设计与可控制造关键技术汤勇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曹镛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邱学青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成型技术瞿金平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增益玻璃光纤与单频光纤激光器成套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杨中民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磷酸钙类生物活性陶瓷和骨修复体模板法仿生制备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王迎军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赵谋明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新型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发光器件曹镛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高浓度纸浆清洁漂白技术陈克复
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盲信号的分离和辨识理论及其应用谢胜利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赵谋明
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含氮有机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与工程化应用周少奇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塑料动态成型加工技术与装备瞿金平
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成形系列技术及其应用李元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3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10·2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6603个。学校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390·63万册,电子图书575·76万册,电子期刊177·54万册,学位论文1430·57万册,音视频247329小时。2023年图书流通量达到16·82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45·32万次(2022年366·59万次),电子资源下载量2580·31万篇次。

学术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57年,原名为《华南工学院学报》。1993年以前以季刊形式出版,1995年起以月刊形式出版。本学报刊号为issn 1000-565x、cn 44-1251/t,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为46-174。本学报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并被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2001年入选国家建设的中国期刊方阵,成为“双效期刊”;现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维普、万方网和中国知网,加快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速度。
《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包括“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英文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由学校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性一级学术刊物,也是中国控制理论最早的一份学术性期刊。该期刊两次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其中中文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英文刊目前已被esci数据库收录,其影响因子和影响力指数在全国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学科位于q1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文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9年,现为双月刊,全年共6期,每逢双月15日出版。期刊已被列入“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多次荣获“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称号。
《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季刊)是由华南理工大学主管、高等教育研究所主办的一本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研究刊物,主要刊载教育理论、教学改革及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
《现代食品科技》《现代食品科技》是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食品类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于1985年创刊。
《南方建筑》《南方建筑》期刊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和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已入选中文核心、科技核心期刊、cscd来源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