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科技学院就业创业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广东科技学院学术研究

广东科技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2个,省市级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22个,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2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校企联合实验室2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3个、东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

截至2023年7月,学校有3个省级科研平台、7个市级科研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65个校级研究平台。
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广东省社科联直属研究基地岭南文化研究基地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管理与创新研究中心
智能财务与绩效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1500余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10余项;出版教材及学术著作350余部;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00余项。
研究成果(部分)
类别项目名称奖项
2023年厂东首质堇友展促进会科学技术奖蓝莓果酒质量溯源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三等奖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大型五轴立卧加工中心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南城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设有综合流通书库一、综合流通书库二、文学历史专题书库、经济专题书库一、经济专题书库二、自主学习空间、综合阅览空间、新书阅览室、考研空间、研讨空间及大型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各异的开放空间,拥有阅览座位2257个。

松山湖校区图书馆现临时设置于3号实验楼二、三、四楼,二楼为流通书库,三楼为综合阅览室,四楼为学生阅览室,提供舒适阅览座位近702个。综合阅览室配置电脑80台,免费向读者开放。

图书馆馆藏丰富,双校区共有图书资源总量521·81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13·0884万册 ,电子图书139·03万册,学位论文560·9605万篇,音视频资料12439 小时,电子期刊折合25·09万册。订购纸质期刊637种,报纸71种,各类数据库25个。双校区资源完全共享,读者可跨校区借阅图书,基本形成了以学校学科专业为主的藏书和综合文献保障体系。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南城校区图书馆近年来完成了新书阅览室、自习区、学术报告厅、自主学习空间、综合阅览空间、二楼大厅、全馆洗手间、考研空间、研讨空间升级改造项目。一系列的升级改造,拉开了图书馆学习空间改造的序幕,极大地改善了图书馆的学习阅览环境,提高了读者阅读、学习的舒适性,获得了师生一致的赞誉。

松山湖校区新馆也正在建设当中,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图书馆主体2·9万平方米,会议中心5500平方米,学生活动中心5600平方米。

学术期刊

《广东科技学院·应用大学研究》

《广东科技学院学报》由广东科技学院主办,科研处负责。该机构是在校长和分管副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全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日常组织管理工作的管理职能机构。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