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共有20个教学机构,开设了55个本科专业。二级教学机构 | 本科专业 |
---|---|
金融与投资学院 | 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财政学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
保险学院 | 保险学、精算学 |
经济贸易学院 |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国际商务、金融科技、数字经济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专业 |
信用管理学院 | 信用管理、资产评估、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 |
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互联网金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翻译 |
法学院 | 法学、电子商务及法律、知识产权、国际经贸规则 |
财经与新媒体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 |
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统计学、金融数学、应用统计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心理学、劳动关系、社会工作 |
创业教育学院 | 创业管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体育教研部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实验教学中心 | - |
肇庆校区 | - |
来源参考:截至2023年12月,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类 别 | 名 称 |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应用经济学 |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 | 金融、保险、会计、应用统计、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翻译、数字经济 |
广东省重点学科 | 金融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经济法学 |
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 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 |
来源参考: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2084人,其中专任教师1331人。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1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10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部级教学团队16个等。项 目 | 内 容 |
---|---|
教育部金融学教指委员会委员 | 王醒男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雍和明、易行健等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雍和明 |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 项后军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 易行健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易行健 |
全国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 | 王俊生等 |
省级教学名师 | 刘昊虹、张自力、刘志梅、王俊生、吴晓义等 |
省级教学团队 | 国际金融学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金课”建设与实践创新教学团队资产管理研究团队应用型大学金融学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团国际金融创新团队金融erp实验教学创新团队金融学教学团等 |
截至2024年6月,仅部分列举 |
一流课程
《智慧人生:构建健康的社会互动》是我校一流本科在线课程建设项目,课程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主持人的全程专业指导下,由公共管理学院的侯猛博士带领全国top10高校的青年博士团队精心打造。
课程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核心,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紧密围绕“新文科”建设方向,创新性地将社会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交叉融合。课程深度解析依恋类型、归因偏差等15个经典理论模型,系统拆解沟通障碍、亲密关系等20个现实互动难题,详细介绍倾听训练、自我关怀等30项实用互动技能。
修读本课程,有助于学习者深化自我认知,拓展视野格局,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与职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关爱自己、尊重他人”,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睿智的思维应对多元现实生活,提升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课程自2023年9月建设以来,先后在“学银在线”、“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超星“示范教学包”等平台上线。课程被河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18所高校引用,学员覆盖华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烟台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21所高校;课程页面累计浏览量超过100万人次,累计选课人数达数千人;课程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只需登录学银在线网站即可观看,真正做到了“知识共享,回馈社会”。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共有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国家级博物馆,1个省级科普基地1个。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共有6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类 别 | 名 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金融学、信用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经济学、保险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投资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审计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 金融学科实验教学中心、金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州分行实践教学基地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心、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教学中心 、保险学实验教学中心、会计学实验教学中心、金融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深圳佳信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协同培养基地、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协同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广州普金科技大学生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基地、黄埔区人民检察院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广东仲裁机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实践教学基地、广东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广发银行广交会会展金融实践教学基地、广东文投创工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金融类人才培养实验区、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金融erp平台”的应用型金融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
省级协同育人平台 | 金融类应用型“一纵三横”协同育人基地、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
国家级博物馆 | 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 |
省级科普基地 | 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线下一流课程:《金融erp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线上一流课程:《大数据工具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微观经济学(双语)》 |
截至2024年6月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先后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广东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13个地市政府、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广州银行、广发证券、广晟集团、粤财控股等政企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建设金融产教研融合创新平台、举办高端金融峰会、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广东省发布区域金融运行指数等举措,着力打好社会服务的“应用牌”,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学校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举办的中国金融论坛——广金千灯湖金融峰会,迄今已召开六届,成为国内知名的金融高端论坛。
学校承接中英两国政府合作项目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共建广东——诺丁汉高级金融研究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西澳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罗素大学集团名校合作,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学校与古巴哈瓦那大学合作共建了首个古巴与中国合作创建的金融学与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广东金融学院-古巴哈瓦那大学国家金融学与金融科技联合研究中心)。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