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5个国家级、12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9个省部级社科平台,其中:4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创新实验室、7个省部级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 | 福大科技园 |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 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 |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防震减灾信息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数字电视智能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生物药光动力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 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 | 健康医疗器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数字技术与应用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桥梁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 | 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离散数学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 大数据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场致发射显示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 | 政务大数据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环境与能源光催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自然资源部创新服务平台(1个) | 海洋生物高值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省创新实验室(2个) | 闽都创新实验室(光电信息)、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建设的清源创新实验室(化学工程) |
省部级智库(7个) | 农工党福建省嘉锡智库、福建致公数字经济研究智库、闽侨智库福州大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智库、民建智库 |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 | 福州大学数字消费与实体经济发展研究实验室和福州大学大数据与智慧管理实验室 |
研究成果
论文著述
时间 | 成果 |
---|---|
2024年 | 数学与统计学院程航教授、王美清教授等合作完成的3项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在多媒体和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相关国际顶级期刊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福州大学第一署名单位发表。 |
2024年3月 |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微电子学院郭太良团队的陈惠鹏课题组,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研究论文“基于发光忆阻器的跨层传输用于构建具有迁移学习能力的超深度神经网络”(cross-layer transmission realized by light-emitting memristor for constructing ultra-deep neural network with transfer learning ability)。 |
2024年3月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王冰教授团队,与英国剑桥大学固体力学国际知名学者keith a seffen教授合作,在机械工程和力学领域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发表了题为“folding mechanics of a bistable composite tape-spring for flexible mechanical hinge”的研究。 |
2024年2月 | 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自动化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上发表题为“non-cooperative and cooperative driving strategies at 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a robust differential game approach”(无信号交叉口的非合作和合作驾驶策略:一种鲁棒微分博弈方法)的学术论文,重点收录应用于交通系统的信息技术设计、计算、处理、分析和控制等创新研究成果。 |
2024年2月26日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徐金龙博士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信)上在线发表论文“all-in-one, all-optical logic gates using liquid metal plasmon nonlinearity·” |
2023年11月15日 |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明懋副教授与清华大学曲良体教授等,以“ultralow-resistance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 for integrable line filtering”为题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 |
2022年 |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黄兴教授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willinger、bokhoven教授课题组在“利用原位电镜直接观察金属和载体的动态相互作用”方面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成果以“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metal nanoparticles and oxide support under redox conditions”为题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science, 2022, 376, 982-987)。 |
2022年12月6日 | 福州大学叶克印教授与康奈尔大学tristan lambert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申涛副教授等在“ c-h 键的电催化氧化”方面开展合作研究。相关研究成果“electrophotocatalytic oxygenation of multiple adjacent c–h bonds”发表于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 |
2022年10月 | 机械学院朱明珠博士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刊物《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即ieee t-pami,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24·314)上,以福州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学术论文“海拉的标记:高效、灵活的多重标记场生成方法”。 |
2022年5月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张俊教授、汤腾飞、方汉良和池长城在机械工程国际权威期刊《美国机械工程学会汇刊》(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基于几何误差传递模型的精度综合方法及其在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上的应用》(“geometric error propagation model-based accuracy synthe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1t2r parallel manipulator”)。 |
2022年3月1日 |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李福山课题组的研究论文“ultrahigh-resolution quantum-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 photonics(2021年影响因子38·77)上在线发表。 |
2019年5月18日 | 学校数字中国研究院遥感团队年轻教师卢文芳博士、苏华副研究员在顶级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发表题为“subsurface temperature estim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using a clustering-neural network method”的研究成果。 |
2019年 |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潘红以论文《哈葛德< 三千年艳尸记>中的非洲风景与帝国意识》获福建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8年8月 | 福州大学教授陈秋水研发了新型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该原创性成果《自然》上发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
2015年 |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陈小慰以专著《翻译与修辞新论》获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各类纵向科技项目3738项,科研经费18·32亿元;签订横向合作合同3787项,校地企合作到校经费11·05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项98项,其中,国家科技奖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535件。时间 | 成果 |
---|---|
2025年5月16日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联合福州大学在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发布“中国地热一张图”大数据应用平台,首次实现全国地热资源数据可视化。 |
2023年 |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成功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2023年2月6日 | 由永福股份与福州大学、福能海峡共同完成的“台风多发复杂海域大型风电场工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23年6月 | 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证书,福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范更华教授团队完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中的图论与算法”项目,荣获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22年 | 学校荣获3项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其中本科2项、研究生1项。 |
2020年1月10日 | 福州大学1997级电子器件与技术专业校友、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文必作为“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完成人之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22年10月 | 福州大学化工学院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2021年 | 陈秋水带领的研究团队突破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的限制,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柔性高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这一原创性成果在《自然》上在线发表,并入选教育部科技委组织评选的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
2021年11月3日 | 福州大学鲍晓军课题组科研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21年 | 学校以历史遗产及城乡风貌保护系统理论构建与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21年4月14日 | 福州大学在全国高校学生国家安全素养展示活动中获全国二等奖。 |
2020年 | “双一流”建设以来内地高校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获奖数据中,福州大学共获二等奖2项,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16名、地方院校第3名。 |
2020年 | 化学学院贾力、高瑜、余素红、江舟、陈海军以干预循环肿瘤细胞诱发肿瘤转移的关键技术和原创产品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
2020年 | 学校化学学院杨黄浩、李娟、刘刚、林立森、宋晓荣以新型纳米探针的功能设计与生物医学影像应用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9年 | 化学学院林振宇以基于纳米材料形貌变化的可视化传感技术研究及应用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8年12月 | 福州大学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
2018年1月8日 | 福州大学谢增鸿教授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7年1月9日 | 福州大学校友汤涌、林伟芳的“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黄道权的项目新一代立体视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2015年3月 | 福州大学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安全保护模式的研究》国家档案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
2014年1月10日 | 福州大学郑建岚教授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新型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2012年2月14日 | 福州大学陈道炼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高频环节逆变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5月,图书馆藏图书426万册,电子图书930万册。
截至2022年6月14日,福州大学图书馆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重点学科以及教学科研发展方向,图书馆除了收集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等多种类型和载体的综合性文献外,还重点收集了物理化学、电机电器与控制、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石油化工、生物工程等学科门类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文献。有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414·5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245种,期刊合订本283860册。电子图书930·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7种,自建特色数据库7个。图书馆能提供学术文献资源9·1亿篇,其中中文图书书目680万种,中文期刊14000万篇,中文报纸22000万篇,中文学位论文840万篇,中文会议论文730万篇,外文期刊33000万篇,外文学位论文1400万篇,外文会议论文2360万篇,开放学术资源5500万篇。包括外文核心期刊microbial biotechnology、neuroimage、new carbon materials、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clinical epigenetics等,中文核心期刊包括《细胞研究:英文版》《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军事医学研究:英文版》《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科学通报(英文版)》《先进陶瓷(英文版)》《催化学报》《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药学学报:英文版》《绿色能源与环境:英文版》《能源化学:英文版》等。
电子资源
图书馆采用计算机管理。1999年选用易信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办公管理和书刊采购、编目、典藏、流通、检索等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全校师生可通过校园网便捷地访问图书馆主页,在网上检索馆藏书刊目录、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用机150多台,检索用机25台,小型机4台,pc服务器60多台,投影机8台,led显示设备8套,门禁系统2套。图书馆拥有4套存储系统,存储容量达270tb,能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数据库检索、全文下载等服务。平台聚合全省93所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包括6500多万册纸质图书、500多个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在内的12亿份文献资源可供检索与传递。
学术期刊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福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福州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主要栏目设置有:法学研究、新时代新思想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致力于推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是福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窗口。广泛涵盖了哲学、逻辑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人口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其内容包括原创性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学术评论、案例分析、综述等类型的学术文章。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福建省教育厅主管、福州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校内作者之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及部分校外学者的国家级项目研究成果。于1961年11月创办,前身为《福州大学学报》。创刊初期为不定期出版,1966-1977年间停刊,1978年复刊后仍为不定期出版,1982年起公开正式出版发行,季刊。1985年更名为《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仍为季刊,1993年起转为双月刊至今。本届编委会主任为付贤智院士,主编为王心晨教授。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