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福州大学历史沿革

福州大学

历史沿革

创办时期(1958年至1966年)

1958年8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新办的工科大学设在福州,确定校名为福州大学。同年,作为福州大学前身,依托厦门大学的福建工学院,正式招生办学,最初设有机械系,电机系,化工系,矿冶系等4个系。1960年,省委任命卢嘉锡为福州大学副校长。1961年,由卢嘉锡主持筹办工作的《福州大学学报》创刊号正式出版。1962年7月,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卢嘉锡倡导和坚持福州大学继续办下去,并保留理科。三年困难时期,福州大学压缩规模,调整合并科系,全校保留5个系、10个专业。

文革时期(1966年至1976年)

1966年至1969年,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学校恢复办学,设置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三个专业。以原福建师范学院数学、物理两系为基础,增办教育系,设数学和物理两个专业,同时恢复矿冶系。1970年11月2日,福州大学、福建医学院招收首批工农兵大学生入学。1973年,福建师范学院恢复,改名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教育系全部移交福建师范大学。1977年,学校设置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技术专业。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于1978年春季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大学生。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1978年,学校成立结构工程学科(设有钢筋砼结构、桥梁结构和建筑力学三个研究方向),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年,华侨大学恢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的一部分转到华侨大学,另一部分仍留该校,维持原建制。1978年,福州大学创建轻工业系,设置轻工机械、食品工艺和食品包装3个专业。1981年,福州大学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土建系被定为福建省高等学校的改革试点。同年,创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工商管理学科、工业管理工程系等学科。1982年,学校开始招收各个专业本科学生。1983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福州大学成立财经学院,并相继成立会计系、商业经济系、计划统计系。1984年,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化学化工系分立成化学系和化工系。同年,数学系相关专业和师资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996年12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100所高校的行列。2010年,福州大学被列入教育部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同年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1年,学校跻身“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50强。2016年,福州大学获国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立项。2017年,福州大学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学校第二次入选“111计划”。2017年9月21日,福州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2018年4月19日,福州大学获第42届acm全球总决赛第14名,大陆高校排名第4。2022年,福州大学获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2023年,福州大学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2024年6月,福州大学恒申化工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5年7月11日上午,福州大学德塔新质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