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史
泉州教育学院(1951—1987)
泉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1年。初名为福建省晋江专区小学师资训练班,校址设在福建省晋江专区承天寺内。
1955年,更名为福建省晋江专区小学教育行政干部训练班,移址福建省晋江专区北门顶埔村(现福建泉州外国语学校鲤城附属小学附近)。
1960年,再更名为福建省晋江专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
1969年,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事件,次年停办。
1971年,福建省晋江专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复办,更改校名为福建省晋江地区中学教师学习班,校址设福建省晋江地区泉州市二郎巷(现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二郎巷校区,原福建江夏学院泉州继续教育分院、泉州财贸(干部)职业技术学校内)。
1975年,改校名为福建省晋江地区中学教师资格训练班。
1977年,改为福建省晋江地区教育干部学校。
1979年6月10日,经福建省晋江地区委员会决定,更名为福建省晋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0年,校址由福建省晋江地区泉州市二郎巷迁至福建省晋江地区泉州市学府街(现泉州科技中学校址)。
1985年元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升格为泉州教育学院,属具有师范性质的地方成人高等学校。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1952—1998)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创办于1952年11月01日。先后开设初级师范班、速成师范班、艺术师范班、普通师范班和函授班。1966年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事件停办。
1972年,复办并更名为福建省晋江地区师范学校,招收工农兵学员。1977年恢复正常招生,
1981年,福建省晋江地区师范学校恢复校名为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学校复办后,先后办了普通师范班、体育班、文科班、数理班、大专班、民师班、英语班、音乐师范班、美术师范班、特殊教育师资班、普师函授班等。
1998年08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与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来由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四年制的音乐、美术、特师、普师专业,并入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艺术系(音乐、美术专业)和普初教系(特殊教育专业和普通小学师资专业),改为大专统一招生。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原有97级、98级中专师范生继续留校学习,按原学制读至毕业。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的人事、资产、业务权限和党团、工会组织关系移交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泉州师范高专学校(1998—2000)
1998年08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与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8月24日,经福建省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将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福建省泉州师范学校三所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2月24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广州会议经过投票表决,全票通过同意“关于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为本科层次的泉州师范学院”的动议。
泉州师范学院(2000—2005)
2000年4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下文同意建立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五中高中分校(2005—2009)
2005年,泉州师范学院迁移至东海新校区。
2005年4月,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泉州第五中学和福建省金鹿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泉州科技中学,初名“泉州第五中学高中分校”,办学地址在泉州师范学院(崇福校区)内。
泉州科技中学(2009—)
2009年5月,因《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五条之规定、《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之规定和"关于规范泉州市区民办学校名称办学规定",规定泉州中心市区所有民办学校不得使用x中分校命名,泉州市教育局同意泉州第五中学、泉州科技中学依法依规解除合作办学关系协议,"泉州科技中学(泉州五中高中分校)”更名为”泉州科技中学“,简称泉州科中、科技中学。
2010年8月,泉州科技中学新一届理事会成立,这是自跟泉州五中脱离联合办学关系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李猛晋先生担任学校举办者和理事会会长,学校办学事业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22年2月,泉州科技中学启动"省二级达标高中"创建工作,踏上跨越式、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
2025年5月25日,福建省教育厅正式确认并发文"泉州科技中学晋升’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系全市第一所从“未达标高中”直接晋升至“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的民办完全中学,也系全市第二所“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的民办完全中学。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