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历史沿革

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

历史沿革

福州商立小学堂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福州城巨商罗筱坡、张秋舫等人联合商帮人士,组织成立“福州商务总会”,设会所于下杭街。响应政府号召,张秋舫与罗筱坡联手,各捐巨资,创办了福州商立小学堂。商立二字,证明着商会、商人与这座学校的密切关系。校址选在大庙山,当时上这所学校读书是不要花钱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没几年就经费困难,在经过商议之后,福州商会停办了小学堂。

福州总商会商立小学校

1922年,学校已是停办多年,校舍闲置。偏巧在这年,来了一伙士兵,驻扎到商立小学堂的校舍内,一时间乌烟瘴气。罗筱坡的幼子罗勉侯作出诸多努力后,改校名为福州总商会商立小学校,重新开始招生,首任校长为郭梦熊。在罗勉侯的大力周旋下,办学经费这一块,国民政府教育局也有适当补助。

1927年,福建省开始整顿学校,福州总商会商立小学校因立案迟迟未决,补助被裁掉,校长郭梦熊愤而辞职。此后学校在困难中维持了4年。

福州私立福商小学

1931年9月,福州商会换届改组,需要大量经费支出的商立小学校似乎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在公决后,学校脱离福州商会,另组校董事会,并改名为私立福商小学。

福州私立福商中学

1945年9月,扩办初中,招收两个班,越年秋,获准增办高中,由是命名为“私立福商中学”,发展成完全中学。

1949年福州解放,学校设校务委员会,为校最高权力机构,并决定积极推行新民主主义教育。

1950年,陈造成同志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成立首届学生会。

1951年,与这所学校有着密切关系的罗郁坦才从董事长的位置上离任。这所学校也彻底地淡化了福州商会的背景。

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

1952年2月,经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私立福商中学收归公办,改名为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原私立福商小学部,归并台江第四小学。

1952年6月,福州市文教局批示:私立四端初级中学和私立榕工初级中学及私立开智中学高中部归并本校,学校定名为“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改公办后学校直属省文教厅和市文教局领导。

2002年,学校被认定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2022年,学校被认定为“福建省第二批示范建设高中”。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