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办学条件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3月,文学院下设中文系、文化产业系、秘书学系,开设有3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秘书学
文化产业管理(闽台合作项目)------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拥有教授27人(博导20人),副教授39人,讲师3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2人。

近年来,师资队伍持续优化,有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暨全国文化名家3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暨“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和中国文学学科评审组审专家各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福建省优秀专家2人,省高校领军人才4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4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文化名家2人。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持续保持省内高校同类系科的龙头地位,处于全国中文学科的先进行列,在2017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进入全国同类学科的前20%,入选b+档,位居全省高校中文学科第一名,已被省政府列为“双一流建设”的高峰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第二级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2007年)。

国家文科基地:中国语言文学(1995年)

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项目(校级):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

省优质硕士课程:汉语史研究、福建区域文学史、汉字学

服务海西重点项目:两岸人民共有的文化亲缘和精神家园——闽台文学的百年流变,福建海洋文化与海西文学研究,海峡西岸濒危语言学文献及资料的挖掘、整理与研究

校级优质硕士课程:汉语修辞学、中国文学批评史

校级重点学科:文艺学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文本文体学

学位点建设
学位专业研究方向
博士点文艺学文学理论与批评现代小说理论与批评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文字学汉语词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经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学中国古代诗文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散文中国现当代小说台港澳暨世界华文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英语文学思想研究
戏剧与影视学中国戏曲研究中外话剧研究
硕士点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不区分研究方向
文艺学文艺美学西方文论中国现代文论现代小说理论及创作研究文化产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修辞研究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中国古典文献学经学文献地方文献词学文献佛教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古代诗文研究(含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研究元明清文学研究近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散文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诗歌台港和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研究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少数民族思潮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外文学关系欧美文学东方文学
戏剧与影视学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中国现代戏剧与外国戏剧研究地方戏曲研究
戏曲(专业学位)戏曲文化戏曲编导艺术中外戏剧理论与实践
参考资料: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