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福建师范大学校园文化

福建师范大学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福建师范大学校徽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上方是最早前身校“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的外观造型,下方有“1907”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校名,下方是“福建师范大学”的英文大写。

校徽中的四根方胜柱是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的图形化,表达同心相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拉长的柱子喻“盘长”的传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哲学思想。方胜柱格栅与建筑主体通透开敞式,意指对内对外交流合作与沟通,以及东西方在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创造出更深、更新的理念精神。笔架山门是开启知识之门的象征。

精神文化

校训

福建师范大学的校训为“知明行笃,立诚致广”。

“知明行笃”语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提出“知明行笃”作为校训内容的意义在于:知行问题历来是认识领域,也是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该校培养的学生在知行关系上有优良传统,学生不仅勤于求知,而且身体力行,把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要发扬这一传统;此为朱熹名言,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又是“闽学”的创立者、福建的学术宗师,这是一大特色。

“立诚”,语出《易经·乾卦·文言》:“修辞立其诚”。“立诚”的现代含意可引申为:一是对真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二是真诚待人、强调诚信,一身正气、光明磊落。“致广”,语出《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的现代含意可引申为:一是“终日乾乾,进德修业”,努力达到广阔的境界;二是提倡兼容、宽容,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的天地。

概而言之,“知明行笃,立诚致广”就是要求全校师生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的统一,树立至诚的精神,不断探索真理,达到广大的境界。

校风

福建师范大学的校风为“重教、勤学、求实、创新”。

校歌

福建师范大学的校歌为《福建师大校歌》,由夏冬、常祁作词,章绍同作曲。

《福建师大校歌》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有风信子爱心义教团、大学生法律咨询与援助中心、地理协会、“我是化学人”科普志愿服务协会、美食协会、文学社等上百个学生社团,覆盖思想政治、文化体育、自律互助、学术科技、志愿公益等多个类别。

该校的青年通讯社成立于1988年,是以校园媒体宣传为主的学生社团,以校园新闻报道为主要工作,以校园学生刊物《青年广场》、团学刊物《团学快讯》为传播平台,朝着综合性、多元化的现代学生传媒机构发展;风信子爱心义教团前身为2013年成立的风信子支教实践队,于2017年发展为学生社团,该社团成员先后前往贵州、河南、福建等地乡村小学开展暑期支教实践,以暑期实践为手段推动学生教育。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