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获批建设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全国仅7个),拥有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之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部省级科研平台123个。级别 | 科研平台 | |
---|---|---|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部) |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工业微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 |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研究站 |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 |
国家海洋渔业局公共服务平台 | 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产业化开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福建省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福建省天然免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
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福建省先进材料化工基础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
福建省发育与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福建省分析数学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
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数字福建环境监测物联网实验室(省发改委) | |
福建省量子调控与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细胞逆境响应与代谢调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 | |
福建省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智慧旅游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 | |
福建省特色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 | 运动与健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 | |
省级工程中心 | 福建省现代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省发改委) | 福建省光电传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 |
福建省森林碳计量技术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省发改委) | 福建省微藻种质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 | |
福建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 | 福建省太阳能转换与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 | |
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 |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厅) | |
福建省公共服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 | 工业生物催化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厅) | |
福建省先进高温超导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省发改委) | 网络安全与教育信息化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厅) | |
高效电池组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厅) | 城市废物资源化技术与管理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教育厅) | |
协同创新中心 | 海西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医学光电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海西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南方湿润区森林碳汇与全球变化协同创新中心 | |
先进高场超导材料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 / | |
省级研究中心、基地 | 福建省合成树脂功能化技术重大研发平台(省科技厅) | 福建省传统酿酒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
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研究中心(省工信厅) | 福建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省工信厅)(制造业) | |
福建省网络与信息安全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省工信厅) | 太阳能转换与储能工程公共服务平台(省工信厅) |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省科技厅) | 福师美星创天地(省科技厅) | |
福建省应用数学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省科技厅) |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省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省工信厅) | |
省级野外观测研究站 | 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省科技厅) | 闽江口湿地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省科技厅)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仅列出福建师范大学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先后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00余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19年至2024年5月,该校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600多项,其他各类课题39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3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项。类型 | 等级 | 项目名称 |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语言学一等奖 | 明清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音系研究 |
中国文学二等奖 | 文学文本解读学 | |
历史学二等奖 | 文化的他者:欧洲反美主义的历史考察 | |
体育学二等奖 | 国际体育科学研究新进展与我国体育科学的理论创新 | |
宗教学三等奖 | 籖占与中国社会文化 | |
外国文学三等奖 |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英国卷) | |
教育学三等奖 |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 |
交叉学科三等奖 | 汉唐佛、道经典的文体比较——兼论宗教文化视野中的比较文体学 |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三等奖 | 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生态社会主义研究 | |
青年成果奖 | 另一个世界可能吗?——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研究 | |
女性主义音乐批评与中国实践 | ||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生活垃圾源废塑料精细化分选与高质利用产业化 |
福建省自然科学奖 | 三等奖 | 电纺复合纤维的储能与环境催化机制及多级结构调控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仅列出福建师范大学部分研究成果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荣列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有着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代表性报刊的收藏。
截至2025年2月,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设有仓山校区和旗山校区两个馆舍,建筑总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共设阅览座位3839个,拥有专业服务器47台,存储容量230t,计算机413台。馆藏纸质书刊500万册(含各学院、研究中心等资料室藏书),中外文电子图书567·3万种,截至2025年6月,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维普系列资源服务平台、apa(美国心理学会全文期刊数据库)、education source教育学资源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115个。
学术期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办于1956年,原刊名为《福建师范学院学报》,为双月刊,是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刊物,设有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运动学等栏目。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先后获得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师院校自然科学“十佳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高校精品学报等荣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56年,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高校学报之一。截至2024年6月,开辟有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研究、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栏,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闽台区域研究”“修辞学大视野”三个重点栏目。该刊先后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综合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并被评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福建省一级社科期刊”“福建省高校精品学报”等,该刊的“修辞学大视野”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