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洲水环观察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河北工程大学校园文化

河北工程大学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由泰山石图案、建校年份、云纹图案、南门剪影图案、中英文校名、四环、色彩等元素构成。

泰山石图案取自于学校南门内广场景观山体中的整块巨石,石长17·2米,宽2米,高4·5米,重316吨,石龄逾20亿年,寓意河工程人敢作敢当。1951为学校追溯到的最早建校年份。云纹图案取自于学校古建筑艺术珍藏室所藏的汉代如意云纹瓦当,象征学校事业青云直上,师生员工、校友吉祥如意。南门为学校主门,剪影取自于南门中门,形似两个龙首,与云纹图案构成龙骧云起之态势,与泰山石中神似的“双虎”形成龙腾虎跃之气象。河北工程大学中文校名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题,英文校名为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四环为四个同心圆环,四环寓意学校由四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同心寓意新校园的启用实现了原四个校区、十个校园分散办学到一个大美校园统一办学的壮举。

校徽有三色版、红色版、蓝色版三种版本。三色版由红、黄、灰三色组成,与新校园建筑灰红、灰黄的主色调相对应,寓意学校校园恢弘、前景辉煌。红色版寓意学校激情似火,蒸蒸日上。蓝色版寓意学校海纳百川,积厚流光。

精神文化

校训

崇德尚善,精工铸新

崇德尚善。崇德,指崇尚道德,取自成语“崇德报功”。尚善,指追求美好,亦同“上善”,取自成语“上善若水”。崇德尚善,指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弘扬,对一切美好的追求。

精工铸新。精工,指精致工巧,源自成语“精益求精”。铸新,指创造新的,取自成语“铸新淘旧”。精工铸新,指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发扬,对学问技艺的执着,对开放创新的坚持,对卓越极致的探求。

崇德尚善、精工铸新,是对原校训“立德立志、善学善行”的传承与升华,蕴含邯郸赵文化之精髓(开放、进取、包容、和谐),体现大工程观和新工科等工程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是红与专的统一,是德与技的结合,是学校大工程文化的核心。

校歌

学校校歌为《河北工程大学校歌》。河北工程大学校歌歌词由18个成语和“崇德尚善、精工铸新”组成。歌词分三节,分别叙写了学校之过去、现在与未来。贾东水、刘心参加校歌歌词创作,校歌由张淑兰谱曲、蔺爱刚编曲。

河北工程大学校歌
《河北工程大学校歌》贾东水、刘心参作词,张淑兰、蔺爱刚作曲赫赫巍巍,源远流长。翻天覆地,荟萃一堂。胡服骑射,敢作敢当。栉风沐雨,云起龙骧。薪火相传,积厚流光。钟灵毓秀,和气致祥。敦本务实,知微知彰。春风化雨,丹凤朝阳。崇德尚善,精工铸新。顶天立地,济世安邦。
校风教风学风作风
类别名称释义
校风敦本务实、知微知彰敦本务实,崇尚根本,注重实际;知微知彰,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著特征。敦本务实、知微知彰,指河北工程大学人既崇尚根本又注重实际,既有极尽精微的科学精神,又有宽广博大的思想境界,集中反映了学校办学七十年来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与积淀。
教风春风化雨、积厚流光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春风化雨、积厚流光,指河北工程大学广大教师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高尚师德,谆谆善诱、潜心育人,让广大学子受到春风化雨般的熏陶教育,流传越来越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学风青蓝冰水、知行合一青蓝冰水,取自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青蓝冰水、知行合一,指河北工程学子既勇于突破、敢为人先,又能将志存高远与躬身践履相统一的优良风尚。
作风胡服骑射、敢作敢当胡服骑射,指战国时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典故,意指注重实用、勇于改革;敢作敢当,指敢于放手行事、敢于承担责任。胡服骑射、敢作敢当,指河北工程大学人勇于革故鼎新、敢于担当作为的优良工作作风。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