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服经纬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全国纺织教育先进工作者6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
类别名录
纺织行业“国家火炬计划”专家库专家陈国芬
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张福良、陈国芬
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教学团队(陈国芬)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9个学院,开设45个高职专业。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一览表(2023年)
序号专业群专业名称所属学院
1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设计纺织学院
2现代纺织技术
3数字化染整技术
4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5环境艺术设计
6环境监测技术
7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时装学院
8服装设计与工艺
9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
10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
11服装与服饰设计中英时尚设计学院
12服装设计与工艺
13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
14新零售(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学院
15市场营销
16电子商务
17跨境电子商务
18连锁经营与管理
19现代物流管理
20休闲服务与管理
21大数据与会计
22财富管理
23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
24工业机器人技术
25应用电子技术
26工业互联网应用
27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28数控技术
29信息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学院
30移动应用开发
31云计算技术应用
32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33设计(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设计媒体学院
34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35包装艺术设计
36包装策划与设计
37游戏艺术设计
38动漫制作技术
39建筑室内设计
40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41艺术(时尚表演与传播)时尚表演与传播艺术学院
42表演艺术
43人物形象设计
44音乐表演
45书画艺术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骨干专业2个、省a类专业群龙头专业2个、浙江省优势专业4个、浙江省特色专业8个、省示范性院校建设专业3个、“十三五”特色专业4个、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试点1个。主持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3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开设央财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省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专业3个;有教育部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浙江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2个。

类别名称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家纺设计方向)、艺术设计
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专业染整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服装工艺技术

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业:

序号级别类别专业名称
1省级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染整技术
2省级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服装表演
3省级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服装工艺技术及其专业群
4省级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业现代纺织技术及其专业群
资料来源:

浙江省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序号级别类别专业名称
1省级重点专业染整工艺
2省级重点专业服装工艺与制作
3省级重点专业服装设计
资料来源:

浙江省特色专业:

序号级别类别专业名称
1省级特色专业人物形象设计
2省级特色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3省级特色专业染整技术
4省级特色专业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
5省级特色专业现代纺织技术
6省级特色专业国际贸易实务
7省级特色专业服装工艺技术
8省级特色专业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
资料来源:

浙江省优势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设计与贸易方向)、人物形象设计

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设计与贸易方向)、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家纺设计方向)、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技术、服装表演

宁波市特色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市场营销

宁波市品牌专业:服装设计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纺织服装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浙江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服装专业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人物形象设计实训基地

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类型
1成衣样板设计与制作张福良国家级精品课程
2机织工艺李丽君国家级精品课程
3染整工艺吴建华国家级精品课程
4羊毛衫设计与生产陈国芬国家级精品课程
5成衣样板设计与制作张福良国家资源共享课
6机织工艺崔鸿钧国家资源共享课
7染整工艺吴建华国家资源共享课
8羊毛衫设计与生产陈国芬国家资源共享课
9c#程序设计庞倩超省级精品课程
10成衣制作工艺江群慧省级精品课程
11创办你的企业王若明省级精品课程
12纺织材料与检测杨乐芳省级精品课程
13服装表演徐进省级精品课程
14服装材料应用陈运能省级精品课程
15服装工业制板张福良省级精品课程
16服装进出口贸易实务李滨省级精品课程
17服装设计学杨威省级精品课程
18化妆设计王慧敏省级精品课程
19会展空间设计罗润来省级精品课程
20机织工艺李丽君省级精品课程
21立体裁剪龚勤理省级精品课程
22染整工艺学吴建华省级精品课程
23染整应用化学陈祝君省级精品课程
24纹织工艺与设计罗炳金省级精品课程
25羊毛衫设计与生产陈国芬省级精品课程
26织物组织设计与小样试织祝永志省级精品课程
27商务礼仪徐美萍入围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28时尚化妆造型王慧敏入围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29服装面料认识与鉴别季荣入围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30商务礼仪徐美萍宁波市慕课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雅戈尔、太平鸟等企业合作培养新零售人才的创新实践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编写国家规划教材25本、省重点教材28本、省新形态教材11本。

2024年5月10日至12日,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在上海顺利举行。时装学院学生获就业赛道职教组金奖。

项目名称负责人获奖时间奖项项目级别颁奖单位
基于区域性行业特色的“中高职贯通、专本科衔接”立交桥构建与实施王梅珍2014一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基于区域性行业特色的“中高职贯通、专本科衔接”立交桥构建与实施王梅珍2014二等省级浙江省教育厅
高职染整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方案设计与实践夏建明2005二等省级浙江省教育厅
坚持三个面向,构建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毛大龙2005二等省级浙江省教育厅
红帮背景下立体互动的服装项目教学实践与创新张福良2009二等省级浙江省教育厅
三引领、三结合、三同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毛大龙2009二等省级浙江省教育厅
“三引领、三结合、三同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毛大龙2010二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高素质创新型纺织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王梅珍2010二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高职教育“双证书”与教学改革接轨的研究言宏元2010二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红帮背景下“品牌育才”的高职服装项目课程改革张福良2010二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行业职业标准融入高职服装纺织类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言宏元2012二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中外双向融通培养国际化服装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杨威2014一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基于创新纺织理念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罗炳金2014二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面向国际化女装产业的时装制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基于品牌女装企业的合作龚勤理2014二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高职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和探索王苹2014二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以设计项目为载体,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包装设计人才实践李滨2014二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红帮文化育人目标、机制与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陈星达2014三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特色家纺人才杜群2010三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服装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与实践朱远胜2010三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服装品牌人才培养的产学平台建设与成效叶菀茵2012三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校企合作与“三明治”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雅戈尔营销订单班为例张芝萍2012三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做、展、评、辩”相融合的《服装面辅料应用》特色教学改革季荣2012三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高职顶岗实习的管理与创新叶宏武2012三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商业包装设计项目化课程探索与实践姚大斌2012三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羊毛衫设计与生产精品课程建设陈国芬2010一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机织工艺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李丽君2010一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染整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吴建华2012一等省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资料来源: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序号级别名称负责人
1国家级机织工艺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李丽君
2国家级羊毛衫设计与生产精品课程建设陈国芬
3国家级“三引领、三结合、三同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毛大龙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负责完成年份
1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高职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杨威2010·0
2面向国际化女装产业的时装制版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基于品牌女装企业的合作龚勤理2010·0
3红帮教育:职业认同与行业归属的高职育人模式研究王爱民2010·0
4以质量管理为主轴的校院系三层两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王梅珍2006·0
5染整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吴建华2008·0
6集团化模式推进浙江省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毛大龙2005·0
7基于c2c平台自主创业的配套课程改革田琦2009·0
8高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案李滨2005·0
9高职复合型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毛大龙2007·0
10高职服装“品牌育才”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项目课程开发张福良2009·0
11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王梅珍2005·0
12校企结合,订单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李桂华2006·0
资料来源:

学院机器人团队在2011年和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机器人大赛中分别获全国二等奖,2013年夺得全国一等奖,2013年机器人团队首次参加2013年cctv亚太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荣获三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学校与雅戈尔集团、博洋集团、维科集团、太平鸟集团、申洲集团、百隆东方等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建有32个校企校地共同体、22个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与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合作举办全省首家时尚设计类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英时尚设计学院;与日本杉野服饰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办学项目;与韩国大邱工业大学、诚信女子大学合作举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办学项目。学校国际化总体水平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罗马尼亚成立首个中罗高职教育合作办学机构--“中罗丝路工匠学院”;与泰国大城府技术商业学院共建“职技实践+文化体验”基地;“校企双主体国际化职业教育时尚纺织人才培养”等4个项目被列为宁波市“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首批重点建设项目;牵头成立中国(浙江)-中东欧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和中东欧丝路学院,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高校与企业为主,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联盟被正式纳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成为全国首个纳入合作框架的职业教育领域机构。学校先后与10余个国家和地区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累计接收国际学生246人次,外派赴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和港台地区交流、留学人数达405人次。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