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科大以色列研究中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电子科技大学学术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电子科技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个,其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省部级科研机构70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
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类别数量平台名称
全国重点实验室2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操作系统研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2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7量子物理与光量子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区块链安全与平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四川省无人系统智能电路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碳氮高分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智能软件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对地观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微波毫米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智能服务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7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网络与数据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显示科学与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太赫兹科学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高场磁共振脑成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飞行器集群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2四川省先进光电集成射频超构芯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四川省电子信号测试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云网超融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柔性显示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极端环境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功率半导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智慧物联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太赫兹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大数据共享与安全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区块链存储与交易技术工程实验室
科学技术研究院3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注:此表统计时间为2024年8月,且仅列出电子科技大学部分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十二五”以来,学校牵头获科技成果国家级奖励20项、部省级奖励202项。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成果
奖项等级成果名称
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面向电磁辐射散射一体化问题的高效建模方法、联合调控与设计技术
基于电磁辐射场成像的xxx检测方法与装置
敏感薄膜集成技术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功率mos与高压集成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
高磁导率磁性基板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二等奖网络人际互动——网络实践的社会视野
free or bundled: channel selection decisions under different power structures
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奖-网络信息萃取的基础理论和关键算法研究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多媒体哈希检索理论与方法
注:此表统计时间为2024年8月,且仅列出电子科技大学部分研究成果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由清水河校区主馆和沙河校区分馆组成。截至2022年,该图书馆馆舍总面积6·7万余平方米,座位总数7000余个,各类研修间114间。截至2022年底,该馆拥有数字资源系统128个平台,电子图书700余万册,电子期刊186万余册,在线学位论文1000余万册,并自建特色数据库,如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导航系统等。引进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超星lsp)和资源发现系统(primo),采用rfid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泛在式全方位服务。截至2023年10月,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馆藏量263·02万册,生均图书40·69册。

学术期刊

截至2025年6月,电子科技大学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photonic sensors》《实验科学与技术》5种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创刊于1959年,是中国最早的电子类期刊之一,是由教育部主管、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术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国内权威数据库列入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scopus、inspec等国外重要文献检索机构收录。

该刊主要刊登通信与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电子工程、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物理电子学、光电子学工程与应用、电子机械工程、生物电子学、自动化技术等学科的学术论文,传播这些学科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9年,是一本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优秀期刊、四川省社会科学特色学术期刊、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photonic sensors》

《photonic sensors》(中译刊名:《光子传感器》)于2011年创刊,是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出版的国际上第一本光子传感领域学术期刊。2022年,该刊入选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天府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卓越期刊;获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入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百佳科技期刊”,获“川渝年度一流期刊奖”,被评为“四川省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实验科学与技术》

《实验科学与技术》于2003年创刊,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省高教学会主办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综合期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会刊。主要栏目有实验技术、实验教学、实验仪器研制、虚拟仿真技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创业技术、数学建模。该刊已被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同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译刊名:《电子科技学刊》,简称:jest)于2003年12月创刊,是由教育部主管,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类季刊。该刊是专注于电子科技领域的全英文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电子领域的科研成果、学术综述、研究快报等。主要设置了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信息与网络安全、生物电子学和生物医学、神经网络与智能系统、光电子与光子技术等栏目。该刊已被inspec、美国ca、国内万方数据等知名数据库收录,并成为欧洲doaj和加拿大caod开放获取期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