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建筑特色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建筑特色

综述

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古建筑区的东莞可园在三亩三(约2200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园林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是岭南园林之珍品。园林古建筑有草草草堂、雏月池馆与窗、壶中天、可亭、可轩、问花小院、环碧廊、双清室、邀山阁、擘红小榭、博溪渔隐、湛明桥、正门、滋树台、可堂。

草草草堂

草草草堂为园主人张敬修作画和休息之所,并非一间草堂,亦非草草了事所建,是张敬修为纪念自己的戎马生涯而命名的,同时告诫自己:一个人的品行和办事,不能草草轻率。他回忆在广西等地打仗时说:“偶尔饥,草草具膳;偶尔倦,草草成寝;晨而起,草草盥洗,草草就道行之。” 大概意思是说,饿了随便吃点东西,困了就睡,早上一起来简单梳洗一下就出发了。但他认为:“人之不可草草,草草者,苟且粗略之谓,人宜戒焉。”所以“余戒之而榜之以名堂。”

壶中天

中国古建筑讲求好意头、四周房屋滴水到中间,是聚财的意思。这里环境清静幽雅,当年主人邀上三五个文人雅士聚座一起,聊天、品茶、下棋,又可欣赏可园建筑艺术,看看精美的檐板上的雕刻绘画,以及楼道的扶栏、檐角,再听听楼上传来的乐曲音韵,十分可人、舒适。后人写了一副对联:园小无穷景,壶中别有天,就很好的概括了它的精妙之处。

双清室

双清室的命名,取“人境双清”之意。此厅平面呈“亚”字状,结构奇巧,四角设门,便于设宴活动。家具、铺地和门、窗花均摹似繁体亚字形,故又称亚字厅。

岭南庭园惯用的套色玻璃画,在这里得到了普遍采用。它采用红、蓝、白、黄相间的十字形窗心,色彩缤纷,使室内外景物增加光影的变化。玻璃上还刻制有居巢的字,更显示其名贵,也说明园主人与居巢有深厚的情谊。

滋树台

滋树台是一个有砖栏而没顶的小台。滋树台,位于庭园中心,平面呈方形,青砖砌筑,上面有栏杆,东面有步级可登,是种植兰蕙的地方。

台名取源于屈原诗名:“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滋和树都是种的意思。蕙兰均属宿根花卉,多年生常绿草本,品种繁多,统称为兰。以季节分,春有春兰、夏有蕙兰,秋有建兰,冬有墨兰。

张敬修常说自己“性喜蕙,绘者蕙,植者亦蕙”。滋树台就是种兰花的台子。张敬修的父亲字九畹,他建此台亦有纪念父亲的涵义。张敬修筑滋树台,当然也用以自称“下野回乡”,仍有高尚品格的意思。

可堂

可堂是全园的主体建筑,三开间,坐北朝南,为园主起居之处,同时也是张氏家族喜庆宴会的地方。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