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吴安全驿站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苏州大学历史沿革

苏州大学

历史沿革

苏州大学之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私立东吴大学堂,1900年创办),办学地点为苏州古城东南隅天赐庄。私立东吴大学开西式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私立东吴大学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由私立东吴大学的中国语文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私立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2月,学校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市财经学校(1982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苏州医学院(2000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2012年)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私立东吴大学及其前身

存养书院(1871-1879)→博习书院(1879-1899)

1871年,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下称“监理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存养书院,1879年迁至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1898年,在监理会举行的年会上,对已开办了20余年的博习书院,认为成绩平平,不甚理想,随之决定年底停办博习书院,将博习书院原有“房屋地产及一切仪器”皆归并于苏州中西书院。

苏州中西书院(1895-1899)

1895年11月,监理会苏州牧区宫巷教堂牧师孙乐文在苏州开办苏州中西书院,因院址在宫巷,故人们大多称其为“宫巷中西书院”。

苏州中西书院(博习书院并入后,1899-1900)→私立东吴大学堂(1900-1911)

1899年10月,在天赐庄首堂举行监理会第十四次年议会,经六天讨论,议决以苏州中西书院为基础,迁天赐庄博习书院旧舍,创办一所大学,先设文科、圣道科和医科,为监理会的最高学府。1900年5月12日,监理会成立东吴大学董事会;同年苏州中西书院迁至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建立私立东吴大学堂(简称“东吴”),或称“东吴书院”,成为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早期教会大学之一,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二十日(1901年5月8日)正式开学,孙乐文任第一任校长。1905年,东吴分设的文、理科,由预备班而设本科,校舍建设日益扩展。

中西书院(1881-1911)

1881年12月1日,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八仙桥区片东首(今金陵东路、云南南路附近)创办“林华书院”(后称“中西书院第一分院”)。翌年(1882年),在虹口昆山路开设中西书院第二分院。后来,为谋发展,林乐知通过向美国募捐,在虹口购得地皮,将两分院合二为一,称“中西书院”。

私立东吴大学堂(中西书院并入后,1911)→私立东吴大学(1911-1952)

1911年孙乐文去世后,东吴校董会推选上海中西书院院长葛赉恩任校长,他将上海中西书院移苏并入东吴。辛亥革命后,私立东吴大学堂改称“私立东吴大学(简称‘东吴’)”。1915年9月3日,东吴设法科于上海,开东吴法学院之先声。1927年春,法科更名法律学院,吴径熊博士为院长,盛振为博士为教务长,文理科改称文理学院。1937年到1945年,由于战争被迫暂停学校四处逃离。1945年12月12日,抗战胜利后正式开学上课。

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及其前身

江苏民众教育学校(1928-1930)、江苏省立劳农学院(?-1930)→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0-1950)

1928年2月,江苏民众教育学校成立,国立江苏大学扩充教育处处长俞庆棠兼任校长。1930年6月,江苏民众教育学校与江苏省立劳农学院合并,改称“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重庆)(1941-1946)→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州)(1946-1950)

1941年,陈礼江在四川璧山创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并兼首任院长,抗战胜利后搬迁至苏州办学。

无锡国学专修馆(1920-1927)→无锡国学专门学院(1927-1929)→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29-1949)→私立无锡中国文学院(1949-1950)

1920年12月4日,无锡国学专修馆由施省之和陆勤之等捐资、国学大师唐文治筹建,1921年2月27日开馆,唐文治任馆长。建馆之始,租赁锡山之麓的山货公所为临时馆舍。1927年7月,改名为“无锡国学专门学院”,学制3年,其程度与国立大学相当。1929年12月,又改名为“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49年7月19日,改名为“私立无锡中国文学院”,唐文治、王蘧常分别任正、副院长,设文学、史地、哲学3个系。

公立文化教育学院(1950)→公立文化教育学院(私立无锡中国文学院并入后,1950)→苏南文化教育学院(1950-1952)

1950年1月,为了配合解放后建设新教育的要求,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向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及华东军政委员会建议,由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组建公立文化教育学院,成立了以苏南行署副主任刘季平为主任委员的筹备委员会。4月,私立无锡中国文学院(原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并入公立文化教育学院,同年更名为“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在无锡社桥原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校址办学。

从苏南师院、江苏师院到苏州大学

苏南师范学院(1952)→江苏师范学院(1952-1982)

1952年8月,根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设置方案》,由私立东吴大学的中国语文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私立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设在私立东吴大学原址,同年12月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1981年11月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江苏师范学院为江苏省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钟仲联教授。同时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

苏州大学(1982-)

1982年2月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将江苏师范学院改办为省属综合性大学。校名为苏州大学。”

1982年2月22日,江苏省财政厅、省高教局通知:“经商得苏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将苏州市财经学校并入苏州大学,建立财政系”。

苏州市财经学校创办于1964年。

198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文称:“国务院批准江苏师范学院改为苏州大学”。

1995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并入苏州大学。

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前身是史量才创办于1903年的上海女子桑业学堂,校址在上海高昌庙桂墅里。1911年,上海女子桑业学校改为公立,1912年迁址浒墅关,次年定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从1918年起郑辟疆担任校长;1924年改为江苏省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1935年改为江苏省立制丝专科学校,1937年改为江苏省立蚕丝专科学校。抗战期间曾搬至四川乐山办学后又搬回浒墅关,1950年将前两校合并为公立蚕丝专科学校,1950年又更名为苏南蚕丝专科学校。1952年起,苏州农校、宜兴农校、淮阴农校、丹阳正则女校、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蚕桑科,以及南通工校、杭州工校的制丝科先后并入;1953年大专部分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1958年,学校恢复大专,保留中专,更改校名为苏州蚕桑专科学校。

1996年,苏州大学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并入苏州大学。

苏州丝绸工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著名民主人士史量才先生在上海创建的“私立女子蚕业学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苏州丝绸工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创办成立苏州丝绸工学院,归纺织工业部直属。1964年,国务院决定将华东纺织工学院的制丝专业组、无锡轻工业学院的纺织系并入苏州丝绸工学院,建立苏州纺织工业学院。1972年,苏州纺织工业学院重新改称苏州丝绸工学院。

2000年4月,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

1912年,张謇和张詧创办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14年,提出“祈通中西以宏慈善”中西医结合的主张,沿用至今。由张謇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先后更名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1927)、私立南通大学医科(1928)、私立南通学院医科(1930)、国立江苏医学院(1938年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并)、私立南通学院医科(1946年复校重建);1949-1957年又历经全国性院系调整,先后易名为苏北医学院(1952)、南通医学院(1956)。196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后改为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1957年至2000年,共培养全日制本专科生12214名,研究生1502名,成教学生上万名。1999年归属江苏省。

2007年9月,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始建于1980年,原直属轻工业部,1999年并入无锡轻工大学)由江南大学整建制划归苏州大学。

2008年1月,苏州大学整合医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组成苏州大学医学部。

2011年10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获批为教育部首批17所“试点学院”之一。

2012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原苏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并入苏州大学。

2007年8月,苏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改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

2012年4月7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大会举行,苏大研究生院成为教育部宣布取消研究生院设置行政审批之后,由高校自主设立的首个研究生院。

2013年4月,苏州大学入选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2011计划”)。

2016年6月,苏州大学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9月,苏州大学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

2017年7月,苏州大学入选开展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高校。9月,苏州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11月,苏州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9年9月,苏州市教育局与苏州大学共建的苏州大学师范学院揭牌。11月,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开工仪式在苏州市吴江区举行。

2020年5月,苏州大学正式成立东吴学院。

2021年11月,苏州大学未来校区首期启用仪式在未来校区举行。

2022年,苏州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