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9个学院和2个教学研究部。截至2025年5月,开设46个本科专业。学院 | 本科专业 |
---|---|
黑龙江东方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生物工程 |
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工程造价 |
黑龙江东方学院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
黑龙江东方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 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黑龙江东方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机器人工程 |
黑龙江东方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院 | 俄语、日语、朝鲜语、翻译(英语)、商务英语 |
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学院 | 法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拥有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 农产品加工与储藏 |
学位类型 | 专业及代码 | 研究方向 |
---|---|---|
专业学位 | 生物与医药(086000) | 食品工程 |
国际商务(025400) | 01对俄贸易 | |
02农业经贸 | ||
03服务贸易 | ||
04跨境电商 | ||
信息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584人、外聘教师511人,折合教师总数为793·875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88:1。按折合学生数13797计算,生师比为17·38。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1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9·35%;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7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6·40%;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53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27%。类别 | 名单 |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张家骅 |
省级教学名师 | 严明 |
省师德标兵 | 张筠、钱镭、张永忠、常树春、陈旭、李军卫、刘明国、赵海龙、单保海 |
省级教学团队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蔡柏岩,2010年获评)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门省级一流课程和4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食品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省级重点专业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省级精品课程 | 建筑设计基础 |
食品微生物学 |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得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学生成绩
在“2012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2015年10月,学校学生在第十四届黑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2015年7月,学校学生在“大金空调杯”第九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三等奖1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响应教育部“中德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行动计划”,加入中德应用科技大学国际联盟,搭建跨国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平台。同时,拓宽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先后与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荷兰、法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2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携手合作。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